郗鉴话音刚落,却见一人手持笏板,走到大殿当中,世人看去,倒是九卿之一的太常卿蔡谟。三公坐而论道,王导与郗鉴能够奏不离席,其他臣等却没有这个报酬。蔡谟走到前来,对着天子司马衍施了一礼道:“臣觉得,太尉之言有理,恰是老成持国之策。”
现在七人当中,司马羕、卞壸、陆晔与温峤均已归天,朝中以丞相王导、司空庾亮和太尉郗鉴为三公,庾亮镇守武昌,而王导与郗鉴则在朝辅政。
司马绍病逝后,被授予“明”的谥号。所谓“任贤致远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远虑防微曰明”,晋明帝司马绍固然仅仅在位三年,但是不但安定了王敦之乱,均衡了吴姓大族与侨姓大族的好处,更是给年仅五岁的儿子司马衍留下了一个可靠的班底。
次子石宣在石邃被废后成为皇太子,而石鉴与老四乐平公石苞、老五秦公石韬、老六燕公石斌、老九彭城公石遵等六人亦是各有权势,相互之间明争暗斗,已非一日。
除了夔安以外,另有石季龙的第三子、义阳公石鉴伴同前来。在石季龙的十个儿子当中,七子石挺被当初起兵勤王的郭权所杀,宗子石邃两年前被立为皇太子,也随即被杀。
庾亮此人道格峻急,辅政之初即逼反历阳镇将苏峻与寿春镇将祖约,乃至于都城建康竟然陷于二人之手,连天子司马衍与录尚书事王导也一并被俘。若不是荆州刺史陶侃结合温峤等人东下平叛,东晋早在十年前即已被灭。
他临死之际,召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kǔn)、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yè)、丹阳尹温峤共受遗命辅政。
蔡氏出身陈留,中原沦亡前,世家交游,蔡谟与同亲阮放、阮孚;高平郗鉴、刘绥;泰山羊曼、胡毋辅之,济阴卞壸等七人一起谈经论道,因为八人同出身于兖州,世人比之古之八俊,号为“兖州八伯”。
这些人中,司马羕作为西阳王,出身宗室;王导出身琅琊王氏,乃是当初建国主力;卞壸世代忠良,乃是司马绍的亲信;郗鉴出身高平郗氏,又经历永嘉之乱,从北地南迁,代表着南迁士族的好处;庾亮为天子之舅,代表着母族权势;陆晔出身吴郡陆氏,乃是东吴丞相陆逊侄孙,代表着吴姓大族在朝廷中的存在;而温峤,出身太原温氏,乃是司徒温羡之侄,其姨丈为当初的并州刺史刘琨,在辽西的刘群、崔悦、卢谌等人便是此人的表亲,能够说他与关东各大世家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从获得的谍报来看,平北将军桓宣乃是江左为数未几的疆场老将,当初晋元帝司马睿还是琅琊王的时候,曾经担负过左丞相,而桓宣彼时便是丞相府舍人,由此可知,这小我开端便是晋元帝的亲信,应当是一个独立于江左世家以外的保皇派。
庾亮兼顾力量北伐,而夔安的身份也并不低于他。作为“冀州八骑”之一,石勒身后,纯熟的夔安率先站在了石季龙的一边,带领百官劝进,先为守尚书令,又为太尉,成为百官之首。数年前石季龙从襄国迁都邺城,祭祖典礼便是夔安主持,现在作为征讨多数督率军南下,说实话,张伯辰并不看好庾亮能够取得胜利。
张伯辰亦不得不感慨,后代清宫剧中康熙诸子的“九龙夺嫡”也不并是甚么奇怪事。从古到今,权力都是这个味儿,一旦感染上了权力,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哪有例外?
他的气力,绝对不容小觑!
“奉告秃发,重点监督桓宣意向,此人是个伤害的敌手。各郡情势庞大,我等从辽西而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统统谨慎为上!”张伯辰皱着眉头,对着是段思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