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二公子如此急地相唤,莫非有变?”
“某刚获得密报,南阳军已攻破了武关,其前锋大将左武卫将军秦琼已率三万五千雄师赶到商洛了!”
李世民没去理睬那名哨探的拜别,端坐在马背上,冷静地考虑着是该转去华阳道劝止齐郡军还是该直奔洛水为好,半晌以后,心下里已是有了定夺,但见李世民蓦地抬起了头来,声线降落地便下了道号令。
秦琼所领受的将令是抢占郑县(今之华县,乃是关中首要粮仓永丰仓地点地),一举堵截两部李家军之间的联络,为雄师主力缔造出无益之疆场态势,以便于下一步之计谋打算之展开,时候对于秦琼所部来讲,乃是关头中的关头,正因为此,固然军队连日赶路已疲,可一到了洛河边,秦琼还是毫不踌躇地便下了抢渡之号令。
李世民并未在乎阿史那利屯的倨傲之表示,满脸诚心之色地便将所谋之策细细地讲解了一番。
杜家与李家乃是旧友,固然不是太密切,可彼其间还是有必然的来往的,正因为此,杜如晦才会起了约房玄龄一道去投李渊之心机,当然了,这么个决定的前提前提是李渊能敏捷拿下关中,可眼下么,跟着齐郡军的横插一手,李渊一方的胜算已是大减,在看不清局势的环境下,杜如晦可就不筹算急着选边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洛河之战(二)
金堆城南十里处,李世民刚率部从文峪河谷穿越了秦岭山脉,正自向洛水方向急进,就见一骑哨探从南面奔驰而来,直抵中军,一见到策马而行的李世民,当即便是一个滚鞍下了马背,紧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末将拜见少将军。”
“再探!”
一听齐郡军进军如此神速,李世民的眉头不自发地便是微微一皱,可也没甚旁的表示,仅仅只是面无神采地叮咛了一声。
见得二将皆已表了态,李世民也自没再多言罗唣,紧着便下了最后的定夺,未几会,但听军中号角连天震响中,正自一起向南的雄师便即分红了两路,其中两万八千步军以及两千李家军马队突然提速,一起向洛水疾走而去,至于两部突厥马队么则是侧转向东进发,烟尘滚滚中,很快便不见了踪迹……
“全军止步,布阵!”
洛河名声不小,因着曹植一篇《洛神赋》而名看重史,可实在么,不过就只是条小河罢了,源于蓝田县境内,蜿蜒流淌至仓口城四周汇入黄河,长不过仅六百余里,水面倒是非常开阔,于洛南河段,水面鲜明达八百余米高低,只是水却极浅,河心处的水深也不到一米五,又多浅滩沙洲,没法通航,人马却可涉渡,当然了,对于辎重极多的雄师来讲,浮桥还是必须建的,身为雄师前锋,陈明振一率部赶到了商洛,便即开端了浮桥的搭建,于两岸同时完工,日夜赶工不断,这才一日一夜的时候罢了,待得秦琼率前锋雄师主力进抵商洛,六架浮桥已是初具范围。
“末将服从!”
“传令:各部马上集结,以陈明振所部为前锋,全速向华阳道进发,不得有误!”
齐郡军虽是几经裁军,战役力有所降落,可一来齐郡军的练习体系相称之完整,加上所吸纳的新兵也都是打过仗的降卒,单兵本质并不算太低,再经严格的练习以后,已然具有了相称的战术素养,固然是行军中仓促遇敌,可在各级将领的批示下,却也不见慌乱,很快便摆好了迎击阵型,一见及此,李世民暗自咋舌之余,内心头对齐郡军的战力之评价顿时更高了几分,也自不敢就这么毫无次序地狂冲上去,在离齐郡军阵地另有三百步之距时,便即一扬手,大声下达了整军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