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天遁剑诀,这是一部典范的剑修秘法,并且另有十二式天遁剑法,跟纯阳真经一样,直通金仙。
徐君明也精于炼丹,一看便知,这两种都是可贵的灵药。
四下打量,虽是室中,光芒却不暗淡,四壁上镶嵌着数颗斗大的夜明珠,更有五颜六色的宝石漫衍其上,珠璎翠珞,流光溢彩,莹流晶明,恰是光影琉璃,相互辉映,顿呈异景。
太行山别名王母山、五行山。四省分界,纵横九万里,仿佛一道坚固非常的脊梁,撑起了全部蜀山天下的中原大地。
环顾这座浩大的仙府灵窑,徐君明微微摇了点头后,回身走了出去。
还是老体例。
石门上方,青苔掩映间,‘涵虚仙府’四字,映入视线。
葫芦口上贴着符箓,通过青铜镜,能够看到两个葫芦中都是珠圆玉润的丹药。
第三册是‘济世丹经’。
……
顺手拿出一柄,拔剑出鞘,仿佛一弯净水般的剑身呈现在眼中。
翻过来,剑萼下方,暴露两个古篆。
不过此中成绩仙道的只要一人,是一名隐居深山的和尚。
心中赞叹之余,模糊有些悔怨,为何没有早点来寻觅这纯阳遗宝。
把玩一番,收起两把剑,再看那青色药锄。
伸手一招,丹鼎连带上面那铜盘一起飞入袖中。
上‘青铜镜’。
“三折崖,公然是三折崖!”
把玩一番济世仙锄,兴趣略略平复后,心中微动,两只手臂从背后长出。
不提丹方,只是那炼丹手决,便是徐君明所见过的最精美的炼丹之法,乃至比他通过青铜镜,综合百家之长,贯穿出来的炼丹手决还要超卓。
恰是花了三日时候,才来到太行山上空的徐君明。
俄然藤蔓动摇,一道金光闪动。
岩洞外宽内窄,高达两丈,约有半亩大小,空中极其平整。
翻开葫芦底部,金葫芦上面拓印‘一气纯阳丹’;青葫芦地下拓印‘上元炼形丹’。
“真是可贵一尊极品的灵宝级丹鼎。”
当然,这锄头也能够用来斗法,只是没有杀伐类仙器那么大的能力。
“纯阳剑!”
山谷三面葱茂,唯有北侧是一道耸峙矗立的山崖,其上光滑如镜,峻峭峻险。奇特的是,正劈面有一纵横百米深凹出来,又有一处突然崛起,如果有人从空中俯视,便可见这山崖好像‘之’字形,一波三折,不由感慨六合造物之奇异。
故而使得世人一向猜想这道统就在这最后一处仙府中,也使得更多的人对涵虚仙府趋之若鹜。
鼎上浮雕鸟兽云篆,显得古朴非常。
第五百三十五章纯阳真经
太行山受六合灵气所钟,山势东陡西缓,流曲深澈,峡谷连接,多瀑布湍流。此中奇花异草各处,飞禽走兽繁多,向来是修道之人避世隐居之所。此中最闻名的便是上洞八仙之一的吕纯阳。
款式大小都跟度恶剑类似,不过名字确是‘天遁’!
对任何仙道未成的修士而言,这两把剑可贵的卫道利器,那怕获得一把,都会爱若性命。
要晓得蜀山中可没有八仙的传闻,只要纯阳祖师吕洞宾。
本来顽如一块的石匣,竟然呈现了第二层。
两把一尺九寸长的连翘小剑,一把青色小药锄映入视线。
“济世!”
双手握住巨棍,身高一丈,浑身金毛的巨猿脸上暴露一丝震惊。
徐君明神采安静,探掌向前。
大步走进敞开的石门,穿过六丈长的岩石通道后,眼是一个宽广的石室,各种石桌、石椅、石架安插的井井有条,丹炉药灶,玉几云床,一应俱全。徐君明走到桌前伸手一抚,竟是纤尘不染。
徐君明收回目光,草鞋轻迈,绕过一个泉水倥偬的深潭,分开麋集如帐,各色灵花盛开的厚厚藤蔓,面前呈现了一片内凹的大岩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