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富弼
十月十二日,采取范仲淹、富弼通选转运使的建议。范仲淹在提名时,对庸碌无才者一笔勾去,富弼有些踌躇,对他说:你勾得轻易,可被勾去的一家人都要哭了。范仲淹说:一家哭,总比一起哭好啊!其他一些“新政”办法也在仁宗支撑下连续颁行。庆历四年(1044)六月,契丹和西夏产生战役。契丹主兴宗亲率 10 万雄师西征,驻兵云州(今山西大同)、朔州(今山西朔县),并遣使至宋,要求与西夏断绝来往。范仲淹面对契丹西征,担忧意在宋朝,请朝廷增派几万兵以备河东。富弼果断分歧意,以为契丹这谢毫不会与西夏结合,契丹获得了宋增加的岁币,与西夏冲突加深,并且朵儿族多次杀戍塞役兵,契丹觉得是西夏教唆的,以是增加河东守边,殊为失计。后公然如富弼所料,契丹未犯宋境。跟着“新政”的实施,鼎新初见效果,但也遭到朝中保守权势的狠恶反对。他们诽谤谤讪,说新政官僚结成“朋党”,欺罔擅权。夏辣更是发挥狡计,令其女奴捏造石介为富弼撰废立草诏,诽谤他要“行(伊)尹、(霍)光之事”,停止谗谄。事情传出后,仁宗以陕西备边为借口,命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八月,富弼继范仲淹以后,宣抚河北。庆历五年三月,韩琦上疏为富弼辩白,厥后本身也被贬知扬州。至此,新政首要官僚全数被 贬出朝。富弼后知郓州、青州,兼京东路安抚使。当时河北产生严峻水患,数以万计的群众流浪失所,尤以京东路为严峻,流民有六七十万之多。富弼到任后,死力动员所辖处所官员百姓出粟救灾,又征得公私房舍十余万间供流民居住,还把流民颠末所抛下的尸身安葬,建起一个个大宅兆,称为“丛冢”。别的,富弼还准予流民出产自救,辖内山林河泊之利,任流民取觉得生;又募数万流民为兵。富弼日夜劳累,有人劝说他,你本身尚被飞语诽谤,祸福难保,何必如此勤政爱民。富弼傲然不顾地说:“吾岂以一身易此六七十万人之命哉!”富弼冒祸救哀鸿的行动,仁宗传闻后非常打动,特地遣使嘉奖,拜礼部尚书。富弼坚辞不受。后迁大学士,徙知郑、蔡、河阳,加观文殿大学士,改宣徽南院使,判并州。
第二天,辽兴宗聘请富弼一同打猎,仍然对峙得地则欢好可久。富弼说:南朝天子曾令我传达:北朝欲得祖宗故地,南朝又岂肯失祖宗故地?既然北朝以得地为荣,南朝就不以失地为辱?兄弟之国岂可使一荣一辱?朕没忘燕蓟故地,却也没求得此地,恰是基于这类考虑。辽兴宗没再说甚么。打完猎,富弼回到驿馆,刘六符对他说:皇上听了你关于荣辱的话,非常赞美。但是我们不想要金帛,只要结婚还可筹议。富弼以为“和亲”有失面子,估计辽兴宗求婚不过是想多得陪嫁,就对刘六符说:结婚轻易肇事,何况南朝出嫁长公主,陪嫁也不过是十万缗罢了。辽兴宗要富弼回朝复命,并将“增币”和“和亲”誓书拿来,筹办作一挑选。七月,富弼回到朝廷,仁宗得知辽情愿接管“增币”或“和亲”的前提,非常对劲。八月,富弼再次出使契丹,带去了二封国书、三封誓书,内容别离是:若议婚则无金帛;若能令西夏向宋朝纳款,则增岁币 20 万,不然 10 万。辽兴宗在帐篷里访问他,不再求婚,只想获得增币,说:南朝给我的岁币,在誓书中须加上一个“献”字才行。富弼说:“献”字乃是下奉上的意义,不能施于划一的两国,何况南朝为兄,岂有兄献于弟之理?辽兴宗又说:改名“纳”字如何?富弼还是严词回绝。辽兴宗仍不断念,说:南朝既然把多量金帛给我了,一个“纳”字有何可惜的?何况古亦有之。富弼辩驳道:自古只要唐高祖借兵于突厥时,才向它称臣,当时的馈送,或许称作“献”、“纳”,厥后颉利被唐太宗擒获,还会有此事吗?辽兴宗沉默不语。富弼退出帐外,指着帐前的高山对刘六符说:此山尚可踰越,若欲“献”、“纳”,就像不能登天一样。使臣头可断,此议决不敢承诺!玄月,辽兴宗调派耶律仁先、刘六符再度使宋,互换“增币”二十万誓书时,宋廷却不敢过拂契丹之意,竟同意了此后书词中称“纳”前提。富弼两次出使于危难当中,表示出必然的胆识和交际才气。第一次死了 女儿,不顾而行;第二次生了个男孩,也来不及看一眼。每得家书拆也不拆,说:拆了,徒乱人意。返国后,遭到仁宗嘉奖,任命为枢密副使,他力辞不受,并上书仁宗说:现在既然与契丹再缔盟好,大臣们便觉得承平无事,万一契丹败盟毁约,我是死不足辜。但愿陛下要牢记契丹轻视欺侮我朝的国耻,卧薪尝胆,不忘管理国政。过了一个月,仁宗再次任命,并派宰相章得象去劝说他:朝廷此次任命是别成心图,并非是出于你使契丹的原因。富弼这才接管了枢密副使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