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三百二十章 最牛的居士
上面一句是来自金刚经,说如果菩萨固执我相他相众生相长命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萨。为甚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种名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
接着韩琦又说了一些所见所闻佛教不肖弟子的卑劣事迹。进了一谏,节制各州府僧尼数量,寺院数量,地步数量,制止僧尼发放高利贷,兼并地步,交友权贵,僧尼不征丁税但必须征田税,制止僧侣出入妇人室闱,特别是这一点,他视本身为最正统的士大夫,更不能容忍。然后又说了其他的一些进谏。一共是十二条。
还是着相,金刚经中提到一句,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真正的佛不会以为本身是佛,真正的贤人不会以为本身是贤人,以是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有一个佛法的看法存在,那已经是着相了。
归正奏折一上,就会将一些人疑虑完整撤销。
看到如此奇异的场面,一大半百姓伏了下去。
不过那些佛经,崔娴一想就头痛。
但富弼晓得本相的,当初设想时郑朗是设想了一朵荷花,这个大金佛字是预备计划,最后在多次实验下,荷花被推「展翅火神」翻,因为想要荷花必须层层堆叠起来,没有做到,最后才选定了这个金佛字。至于其他的没有窜改。
仅一句,上面的人鸦雀无声。
大战到临,宋朝甚么都缺。贫乏精兵,贫乏强将,贫乏钱帛,贫乏兵器,更贫乏金银铜铁,特别是铜。如果有了充足的铜,不但本身是财产,能够用来铸钱,有了充足的铜钱,就是石介也晓得有何意义。
郑朗重新盘坐于高台上,大声说道:“佛祖说大家是佛,只是有没有堪悟的辨别。我能坐此,你,他,皆能坐于佛字上。各位高僧们,不要有贰言了,如果有贰言,我再问一个题目,我不是高僧,也没有削发,但甚么为居士?”
一个大和尚等郑朗讲完了这段后,孔殷地问道:“郑施主,叨教你在心中有没有佛祖?”
译注事情交给了司马光,因为要给老百姓看,郑朗要求司马光译成口语化,越浅白越好。译好后,郑朗亲身再次重新点窜。不但有维摩诘经,另有金刚经等书,每本经籍刊印了两千本,无偿发放给百姓。总之,为了此次辨佛会,郑朗前前后后破钞了几千贯。
看到那朵恍惚的莲花在布幔上缓缓挪动绽放,很多忠厚的佛教徒热泪盈旺,一起拜伏于地。
“你!”
富弼哭笑不得。
郑朗也没有希冀他们答复,道:“遵循儒家实际,居士是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不过明天来此,我不谈儒家,如果遵循这个说法,我做不成居士哪。但来此我说的是佛法,以是谈佛家的居士,佛教中的居士是指在家修佛者。那么这个居士能做甚么呢?我念一段佛义。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父老,名维摩诘。已曾扶养无量诸佛,深殖善本;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长于智度……如是,父老维摩诘,为诸问病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一段为了上面的内容过渡,但不大好。一样是着相,存了动机!也是此经最大的马脚。郑朗不是为了完整打倒佛教,是以揭过没有提。居士刚一存这个动机,佛祖便晓得了,因而派聪明第一的舍利弗前去探病,舍利弗说了一大通话,总之,他境地离维摩居士相差太远,没有资格探病(又是着相)。又派十大弟子中以苦行著称的大迦叶探病,也自愧不如,不敢去。接着到了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善于义理的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群情第一的十大弟子摩诃迦旃延,天眼第一的十大弟子阿那律,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密行第一的罗睺罗,佛陀堂弟多闻第一的阿难。一个个都喊不可。佛祖无法,只好请菩萨,弥勒菩萨、光严孺子、持世菩萨、子善德,皆喊德行不敷,不能胜任。最后请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说,与居士答对不轻易,不过佛祖要求,我只能勉为其难。因而前去。在坐的众菩萨、大弟子、帝释、大梵天、四天王等一听,这下好哪,这两位高人在一起,必然会有出色的对论,因而八千菩萨、五百罗汉以及浩繁天人随文贤菩萨前去。然后问答,构成了这本佛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