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 第100章
质料:白果5枚,大米100克。
制法:将芥菜叶洗净,切细备用。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净水适当煮粥,待煮至粥熟时,调入芥菜叶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持续2~3天。
《本草纲目》解读:梨性味甘、微酸、凉,归肺、胃经,《本草纲目》言其“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有润肺消痰、清热生津之功,合用于热咳或燥咳、热病津伤,或酒后烦渴、消渴等。
制法:将梨洗净,去皮、核,榨汁备用;将梨皮、梨渣、梨核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梨汁、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制法:将荸荠择净,去皮,切块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加净水适当煮粥,待熟时调入荸荠、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或将荸荠洗净,榨汁,待粥熟时,同白糖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持续3~5天。
第五篇第十四章第4节 止咳平喘的药粥是你摆脱病痛的救星
不过本品不宜服食过量。
不过,引发咳嗽的启事很多,如果是风寒引发的咳嗽,则不宜选用本品。
2.麦门冬粥
6.梨汁粥
3.沙参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