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4章 袁崇焕评传(3)
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贞雄师在广宁淹没,满朝错愕失措。
明末抗清有三位名将,功劳卓著:熊廷弼是万历二十五年的解元(全省考举人第一名),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他们三个是文官,幸亏可巧有效兵的才气。本来明末天子的运气不坏,做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人当中竟然呈现了三个第一流的军事家。但是文官会带兵,那就是伤害人物。明朝天子罢斥了此中一个(孙承宗),杀死了别的两个。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如许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倒是个墨客。他会做诗,固然诗才不敏捷,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2]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信赖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号令。[3]
袁应泰是第一流的水利工程人才,平生修堤治水,布施哀鸿,大有功绩。他脾气宽仁,办事勤恳,兵戈却完整不会。满清努尔哈赤得知熊廷弼离职,大喜过望,便领兵来攻。袁应泰率军应战,七万兵大溃。清兵占据沈阳,又击破了明军的两路救兵,再攻辽阳。明兵又大败,满兵获得军事要塞辽阳。
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比武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顶峰状况,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败北绝顶的谷底。
别的受命统兵抗清的八股文专家们可就没有军事才气了。杨镐,万历八年进士,批示雄师,全军淹没。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批示雄师,全军淹没。王化贞,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批示雄师,全军淹没。
这个轨制的本源,在于天子不信赖武官。明朝天子不信赖武将,怕他们手里有了武力,就会掠取天子的宝座,先是派文官去军中监督,厥后干脆叫文官做总批示,到厥后连文官也不信赖了,因而再加派寺人作监军。寺人既是天子的亲信亲信,另有一样好处,寺人没有儿子,篡位的能够性就很小。做了天子而不能传于子孙,做天子的兴趣就大打扣头了。
以如许一个文弱墨客,在如许倒霉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豪杰对抗,竟然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豪杰气势,在整小我类汗青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明朝官制,兵部(国防部)尚书(部长)一人,摆布侍郎(副部长)各一人,上面分设四个司:武选(武官人事)、职方(军政、军令)、车驾(戒备、通信、马匹)、武库(后勤、练习)。职方司约略近似于当代的作战司,职方司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主事大抵相称于作战司的文职中校处长。
当时明朝有一句谚语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成敌。”因为女真人熟谙弓马,刁悍善战,汉人向来不是他们的敌手。这时女真精兵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已有六万之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