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5章 袁崇焕评传(4)
高第,字登之,万历十七年进士。他测验公然“高第登之”,但做雄师统帅,倒是“要地弃之”。
王在晋奏请正式任他为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本来是没有专责的散官,现在有了驻地,相称于宁远、前屯卫二城的城防司令部政治主任,身当山海关外抗御清兵的第一道防地。宁远在最火线,前屯卫稍后。不过他虽卖力戍守宁远、前屯卫,第一线的宁远却没有城墙,没有防备工事,底子无城可守。他只得驻守在前屯卫。
魏忠贤喜好文官武将送他贿赂,越多越好。孙承宗带兵十多万,粮饷很多,该当大量剥削下来转奉给他“九千岁”才是。孙承宗不肯如许办,魏忠贤天然不喜好,因而派了个吹牛拍马的小人高第去代孙承宗作辽东经略。高第一到任,立即就说关外之地不成守,要撤去关外各城的守御,将军队全数撤入山海关。
袁崇焕同时开端整饬军纪,他发明一名校官虚报兵额,淹没粮饷,蛮子脾气发作,立即将他斩了。但遵循规定,他是无权私行处斩军官的。孙承宗大怒,骂他越权。袁崇焕叩首赔罪。孙承宗也就算了。他厥后擅杀毛文龙,在这时可说已伏下了因子。
稍有军事知识的人都立即会看出来,单是守御山海关,未免过分伤害,没有涓滴退步的余地。只要一仗打败,这个大抵塞就失守,敌军便攻到北京。以是在计谋情势上,必须将防地向北移,越是推向北方,山海关越安然,北京也越安然。
他到山海关后,作为辽东经略(东北军区总司令)王在晋的部属,初时在关内办事。王在晋见任事精干,非常倚重,派他出关到前屯卫去收抚流浪失所的灾黎。袁崇焕受命以后,当夜解缆,在波折豺狼当中夜行,四更天时达到。前屯城中将士无不平气。袁焕本是墨客,这一来,兵将都服了他了。
宁远在山海关外二百余里,只守八里和守到二百多里以外,计谋情势当然大有辨别。
天启五年夏,统统筹办伏贴,孙承宗按照袁崇焕的策划,调派诸将分屯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要塞,又向北推动了二百里,几近完整光复了辽河以西的旧地,这时宁远又变成本地了。
笔墨狱也开端生长。江苏太仓的两个文人作诗记念熊廷弼,都被加以“诽谤”罪名而处斩。[12]
清兵见仇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动,四年当中也不敢来犯。但是打击的筹办事情却做得非常主动,努尔哈赤将都城从太子河右岸的东都城移到了沈阳,以便于南下攻明、西取蒙古,保持充分的反击姿势。
孙承宗也是个主动进取型的人物,这时向朝廷请饷二十四万两,筹办对清军策动打击。孙承宗是教天启天子读书的教员,天启对教员很不错,立即就批准了。但兵部尚书与工部尚书相互商讨说:“军饷一足,此人就要轻举妄动了。”以是决定不让他“饷足”,采纳公文观光的迟延体例,使孙承宗的计谋没法停止。孙承宗因而停止屯田政策,由军士自耕自食,也获得很大的效果。
袁崇焕一再向下属提出这个关头题目。王在晋是万历二十年进士、江苏太仓人的文弱墨客(姑苏的白面墨客),底子不懂军事,目光短浅,胆量又小,听袁崇焕说要在关外守关,想想事理倒也是对的,便主张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八里铺筑城守御。他必然想,离山海关太远,逃不返来,那如何得了?袁崇焕以为只守八里的地盘没有效,核心阵地太窄,起不了樊篱山海关的感化,和王在晋争辩,王不采取他的定见。因而袁崇焕去处首辅叶向高申请,叶也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