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0章 袁崇焕评传(9)
[2]马耳丁的《鞑靼战记》中大吹葡萄牙布道的功绩,又说:“上帝对于信奉基督教的天子必予福佑,以是中国天子对鞑靼人(指满清)作战大胜。”实在天启天子信奉的是鲁班先师,并没有信奉基督教的上帝。
他评张良偕力士在博浪沙以铁椎行刺秦始皇,误中副车,还算荣幸,事前无周到打算,本来胜利机遇不大,张良当时还是个少年,行动有些儿戏,那也难怪了。
袁崇焕留下来的诗篇,大多数是忧国忧民、悲忿沉郁之作,也有一些感慨伤逝、记念亲朋的,有几首表示家贫俸薄,愧对母妻。思念他平生,真是生于忧患,善于忧患,只要两三首小诗,稍显他诙谐的一面。
袁崇焕亲上城头督战,大声呼唤。满桂战于城外。祖大寿、尤世禄回师进犯清兵后路。两边死伤均重,满桂身中数箭。明军野战终究打不过清军,因而退入城中扼守。这场大战打得非常惨烈,城壕中填满了两军兵将的死尸。
他到了广州,去光孝寺旅游,踏足佛地,不由想到平生杀人甚多,和环境大不调和,[7]但是那也只是感到不调和罢了。豪杰豪杰,一往无悔,却也不必对菩萨低头,不必对杀了该杀之人有甚么遗憾。
他在回广东故里途中,颠末大庾岭时写了一首诗,感念天启对他的知遇之恩。[6]贰心中明白,天启是个昏君,但是对待本身实在很好。
魏忠贤身后,拥戴他的无耻大臣被称为“逆党”,或杀头,或放逐,或夺职,民气大快,在“宁锦大捷”中冒功的人也都被断根了。
邵武暑中闲坐
最嫌吟未稳,鹦鹉已先知。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很多。明方的陈述说,皇太极宗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相称于团长)四人、牛彔(领三百人,相称于营长)三十余名。这陈述失之夸大,究竟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记载中也说:济尔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
此事同儿戏,留侯尚少年。
天启的儿子都已短命,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以是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由检接位,年号崇祯。
若能甘逐客,牵犬出东门。
[3]《明熹宗实录》卷八6、天启七年七月丙寅,河南道御史李应荐进犯袁崇焕“假吊修款,设策太奇”、“不急援锦州”为不对,魏忠贤以天子的名义唆使:“得旨:克日宁锦危急,赖厂臣(按:厂臣指间谍构造东厂的带领,即魏忠贤本身,魏以宁锦大捷为己功。)调剂,以奏奇功,说得是。袁崇焕老气难鼓,物议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宁远督师,朕业特简枢臣,俾星驰赴摒挡。”
天启天子熹宗捉了几年迷藏(他初做天子时,爱和小寺人捉迷藏),做了几年木工(不是做天子),天启七年八月,在二十三岁上死了。
这一役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明军对清军第二次血战胜利。
[5]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旬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直立便欲厚迁,略分歧辄思激去,威胁朝廷,开衅同类,令边陲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本日不自处于恬,何故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繁华之心,又皇上所鉴也。”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晓得。”
博浪城
魏忠贤这时更叫一名御史弹劾袁崇焕主张和议,“设策太奇”,进犯他没有去救锦州。袁崇焕在如许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要哀辞职。魏忠贤立即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臣去代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