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8章 袁崇焕评传(17)
当满清雄师兵临北都城下,辫子兵烧杀掳掠的动静不竭传入耳中,崇祯心中充满了惊骇,就像吓坏了的困鼠撕杀同类一样,只听到一个毫不敷信的谎言,便命令将袁崇焕投入狱中。他怕这小我的英悍之气,怕他的蛮劲和战役精力,怕他在手握兵权之际抢了本身的皇位,南宋时高宗赵构杀岳飞,这类心机也有感化;他的祖宗朱元璋杀大将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朱亮祖、蓝玉,是怕本身身后这些大将抢儿孙的皇位。只不过比之朱元璋与赵构,崇祯更加年青,更加贫乏才气、聪明、经历、知识,更加暴躁多疑。他如果放了袁崇焕出狱,命他带兵抗清守城,只证明本身的笨拙和懦怯。越是笨拙懦怯的人,越是不肯承认。认错改过,需求聪明,需求勇气,他所没有的,恰是这些品德。
袁崇焕枉死,天下冤之,千百首悼诗,我觉得都不及那位三界神所说“辛苦数十年,乃今得歇息矣!”一语动人之深。想像袁崇焕数十年中边关冒死,抛妻别母,存亡以之,自期“功成身可死”,直到真的给天子杀了,才得歇息,真不由热泪盈眶矣。
他没有一个真正亲信的人,他连魏忠贤都没有。他没有精力上的信奉,一度听了徐光启的奉劝而信奉上帝教,但他的爱子悼灵王抱病,上帝没有救活孩子的性命,他便对上帝失却了信心。他没有真正的爱好。他不好女色,连陈圆圆如许的美女送进宫去,他都不感兴趣而遣出宫来。
袁崇焕的内心天下,只能从他的诗作中约略能够见到。他老婆姓黄,袁的遗诗中有〈寄内〉一首,是写来寄给老婆的:“离多会少为功名,磨难考虑懊悔生。室有菜妻呼负负,家无担石累卿卿。当时自矢风云志,本日方深后代情。作妇更加供子职,死难塞责莫轻生。”他本身在外抗敌作战,奉侍老母的任务只好请老婆负起了。何寿谦《乡先正袁崇焕督师事略》记,袁被磔身后,“妻黄氏投江死,尸流至赤水峡,村夫哀而葬之。《镡津考古录》为立烈妇传。”兄弟老婆放逐三千里,刚好放逐到袁崇焕做过知县的福建省邵武县,袁为官廉洁,邑人记念他的功劳,善待他的遗属,袁钰有一首诗说这件事:“家徒四壁久萧然,骨肉流浪旧治迁。身后尚收廉吏报,邑中共说大夫贤。曾为大将惟知死,本是文官不爱钱。白发高堂年八十,留居破屋割三椽。”袁崇焕曾有〈忆母〉诗一首:“梦绕高堂最可哀,牵衣曾嘱早返来。母年已故乡何有,国法难容子鄙人。负米当时原可乐,读书籍日反为灾。思亲想及鬼域见,泪血纷繁洒不开。”
崇祯传下来的笔迹,我只见到一个用在敕书上的花押,以及“九思”两个大字。“九思”出于《论语》。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考虑本身的神采暖和么?态度持重么?说话诚心诚恳么?事情严厉当真么?碰到疑问,考虑如何去处人家就教;要发怒了,考虑有没有后患;在能够获得好处的时候,考虑是不是该得。这就是所谓“九思”。[2]此人大书“九思”,但本身明显一思也不思。倒是在身后,得了个“思宗”的谥法,总算有了一思。
我九岁那一年的旧历蒲月二十,在故里海宁看龙王戏。看到一个伶人悲怆苦楚的演出,他披头披发的吊颈而死,临死时把靴子甩脱了,直甩到了戏台竹棚的顶上。我从木牌子上写的戏名中,晓得这出戏叫作“明末遗恨”。哥哥对我说,他是明朝的末代天子崇祯。当时我只感觉这天子有些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