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郎,食盒。”舒二丈提示说道。
汤席说道:“不客气。”
我和言律拿起一块“笑靥儿”,我们不约而同地递给对方吃,我们相视一笑,我高兴地吃着巧果。
舒二丈说道:“清容,杭州这边的人,过七夕的风俗是赠送红鸡,雕花果盘,巧果,言律说你们中午和早晨不在我们酒楼用饭,我就叮咛厨子把红鸡做成了鸡丝小米粥和鸡丝馒头,你们先找个位置坐,大伯一会儿把食品给你们端过来。”舒二丈站在一个四尺高的,四周装潢着桂花和五彩布条的长木柜中间,柜子上摆放酒囊,酒坛,酒瓶,一个食盒。祝大娘站在一个五尺高的柜子中间,柜子上摆放着各式百般的七夕玩具。
我问道:“郎君,之前你单独寝息时,你会穿戴中衣吗?”
沐浴后,坐在床榻上的言律吹灭了蜡烛,放在小凳子上的烛台冒着一丝丝白烟。床下放着一双圆头履和方头履,束发的我穿戴红色抱腹,淡黄色及膝裙,我侧身躺在凉席上,束发的言律穿戴一件玄色及膝裤。
我笑着回道:“好!”
言律回道:“不是。”
“唯唯。”言律和汤席回道。
我们向船夫作揖。船夫走登陆,作揖回礼,船夫说道:“水神掌管江上统统的船,但愿大师在船上不要说‘翻’、‘沉’、‘漏’、‘破’、‘停’这些字,不要在船上吃鱼,‘停船’要说成‘泊船’。”
韩七丈拴好划子,汤席说道:“韩七丈,我们早晨一起用饭吧!”
韩七丈回道:“不客气。”
言律回道:“唯唯。”
“唯唯。”言律拴好“腰舟”说道。
“俞。”我应对。
祝大娘问道:“汤郎,你吃过早餐了吗?”
“好。”我和言律回道。
汤席左手拿着一支荷叶说道:“子定,沈娘子,传闻你们在戒酒戒茶,我们就以‘乌梅渴水’代替茶酒。这些荷叶都是戳了孔的,你们先用一只手托着荷叶,把荷叶梗末端曲折朝上,再用另一只手将渴水倒入荷叶中,最后用荷叶梗喝水。这是我们杭州人最喜好的喝酒体例,我们杭州人常称‘荷叶梗’为‘碧筒’,这类喝法叫‘碧筒饮’,很多文人骚人也喜好这类喝法,因为‘碧筒’能够像大象的鼻子一样曲折,有的墨客还把‘碧筒’称作‘象鼻杯’。”
汤席吃完了一块糕点,他弓着身子,拿着一层食盒说道:“味道不错,你们也一起吃吧,我给车夫送一盘。”
“诺诺。”言律说道。
汤席说道:“本年蔡知州命令,制止我们士庶弄潮,违者受罚,吴儿善游,弄潮是我们这里的风俗,谁也不能禁止他们!”
言律回道:“朝廷大多数官员都支撑‘皇伯’的称呼,六月月终,百官下朝后,太后娘娘在垂拱殿外责备韩相公支撑‘皇考’的称呼,官家下达口谕,停息濮议。我以为濮议一事,官家还会再提,因为官家并未让我们把他的口谕写成诏令。”
我听到汤席说道:“掌柜的,晚生的同窗熟谙弄潮儿鲸波,倘若你侬按三两银子卖出,晚生明日让鲸波来这儿看看照子!鲸波的弄潮迷有多能买东西,你侬是晓得的!”
我回道:“汴京的和尚常常穿戴黄褐色或者木兰色的僧袍报时。”
“好。”我和言律说道。
“好。”我和言律回道。
言律说道:“葫芦妹,侬睡不着!”
“我们拉钩?”言律做出拉钩的手势说道。
我说道:“郎君,夏季跟你一起寝息有点热,我如许穿应当不会长痱子。”
言律回道:“孔官人,这是我老婆,她姓沈,下官叫孟言律,表字子定。这是我朋友,他叫汤席。”
祝大娘说道:“汤郎,民妇叫祝采薇,你也能够跟着言律他们喊我‘舅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