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贞站在一旁看着,并未插嘴,她非常信赖赵氏。这位婆母,在宫里糊口了十几年,对宫里的人和物最是清楚,听她的安排准没错。
唉,平白错过了好机遇!
赵福是太极宫内侍,很得贤人看重,宫里的小公主、小皇子见了,也要称呼一句“阿叔”。
显新县君,姓姜名清,出身自天水姜氏,乃当朝皇后姜氏的亲侄女。
赵氏和唐元贞站二门的台阶上,目送马车拜别。
内心悄悄嘲笑:哼,凭你也配跟着猫儿进宫?
自她得了信,就着仓猝慌的去西园,好生给王令慧打扮一番,半晌不敢担搁的跑了来,成果还是慢了一步。
再三肯定没有甚么疏漏,赵氏这才送唐宓出了福寿堂。
本日宫中来人接唐宓去面圣,赵氏不放心,特地将小孙女拉到跟前细心交代一番。
赵福愈发喜好这个小丫头了,亲身牵着她的手,一起朝正殿而去。
至于另一名,呃,固然费事了些,到底是个小娘子,端方甚么的也都懂,应当不会欺负一个三岁的奶娃儿吧。
丝带不是光秃秃的,而是穿了小巧精美的赤弓足花以及几块分歧色彩的小宝石。
杨姨娘跑得气喘吁吁,行至二门,两只眼睛就四周寻摸。
就在这时,西侧的甬道上传来狼籍的脚步声。
“宫里另有几位小郎和小娘子,他们,呃,也都是极好的。”只除了那两位。
赵福走惯了,并不感觉累,半路上担忧唐宓年纪小受不住,特地将她抱起来。
唐宓抱着两只小拳头跟赵福伸谢。
赵福禁不住唇角上扬,哎呀,多好的孩子啊。真不愧是唐氏女所出、懿德夫人亲身教养的。
“好了,时候不早了,猫儿,你们去吧!”
“嗯,阿婆说过的,宫里的朱紫都是极好的。”深宫内苑的,能不好吗,“不好”的早都“消逝”了。
杨女史赶快躬身:“夫人放心,我定会看顾好小三娘。”
赵氏一看她们这模样,便晓得她们的设法。
姜家人丁希少,姜清是他们这一辈独一的女孩,姜皇后非常疼惜,自幼便将她接进皇宫扶养。
直至马车消逝不见,唐元贞才对赵氏道:“阿家,我们归去吧。”
这两年,赵氏为了帮贤人收拢兵权,实在受了很多委曲,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此次唐宓进宫,必然有封赏。
赵氏慈爱的抚摩着小孙女的小鬏鬏,柔声说着。
赵福内心揣摩,应当不会这么巧吧,特别那位这几日身子不舒坦,一向在太妃那儿养着,应当不会到前头来。
杨姨娘拽着王令慧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王令慧比唐宓大几个月,眼瞅着就要四岁了。
……
还不如让她家的令慧跟着去咧,万一唐宓有个不稳妥的,令慧还能帮着描补。
唐宓固然有“神童”之名,可到底是个三岁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奶娃子能懂啥?
当年在太极宫,赵福等几个得用的寺人,便是她一手汲引、调教出来的。在这些人面前,她还真是底气实足啊。
贤人对赵氏的豪情太深了,爱屋及乌,定会对赵氏跟前养大的孩子高看几眼。
赵福内心格登一下,面儿上却不显,不着陈迹的松开唐宓的小胖手,冲着来人施礼:“奴婢见过显新县君。”
赵福身为贤人跟前第一得用人,自是明白贤人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