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猫儿的功绩他会紧紧的记下,攒够了一起向阿舅索要犒赏!
“好,就按妈妈说的办。”唐元贞点点头。
就听唐妈妈果断的说道,“娘子尽管放心,老奴定会让大郎把此事办得妥妥的。如许吧,明日让二郎去广州,亲手将那些东西交到大郎手上。”
唐元贞口中的阿兄不是别人,恰是乳母唐妈妈的宗子,她的奶兄陈家兴,亦是她最得力的人之一。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这些年来陈家旺为唐元贞掌管几个铺面,多年大掌柜做下来,哪怕他口称“奴”,身上却没有半点主子样儿。
“是,奴明白!”
而只要有了粮食,百姓们便不会死,大梁也不会乱!
而活着界的某个角落,没准儿就有唐宓说的那种作物:抗旱,高产。
前些年她开辟外洋贸易,便派陈家兴去了广州,与那些胡商合作。
唐宓点点头,“我算过了,间隔那些胡商所说的船队到达日期另有半个月的时候,我已经命人筹办去广州。”
唐元贞想用这些作物给王怀瑾赚取功绩,实在也是为了增加安国公府的气力。
不过,他对唐元贞虽没有那种卑躬屈膝的主子样儿,却非常恭敬。
这天底下,除了大梁以外,另有更广漠的处所!
唐元贞摆布看了看,肯定没有外人,这才抬高了嗓门,“事情是如许的……”
毕竟不管是水灾还是蝗灾,终究导致的都是粮食绝产。
李寿不放心。
“这些东西都是我好不轻易从胡商那边弄来的,此次能不能给家里赚些功绩,端赖大兄和二兄了。”
她虽是个女子,却也是个读书人,有着这个期间士子的思惟:以报酬本、兼济天下。
走到内里,任谁也要赞他一声好气度。
李寿渐渐点了下头,“猫儿,你的猜测很有事理。天下之大,远超你我的设想。比如棉花,我们大梁没有,而高昌就有!”
“好,这件事能不能办成,就看两位兄长了。我在这儿先谢过两位兄长!”
“妈妈,这事干系不小,我只信赖你和阿兄几人,以是――”唐元贞说得情真意切,只把唐妈妈打动的挺直了腰杆。
唐元贞唤来唐妈妈的次子陈家旺,几次叮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