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残明 > 第二六二章 庸将

我的书架

“李定国这厮和孙可望、刘文秀齐名,没想到如此不济事,唉!如果换孙可望来,恐怕已经拿下荆州了吧?”孔有德对李定国这个“庸将”真是恨铁不成钢,恨不得亲身上阵,替他批示战役,在这个时空里,李定国并没有获得两蹶名王的光辉战绩,在外人看来,他比名誉最大的孙可望还是略逊一筹。

赋税大抵有了下落,剩下的缺口就遵循清军多年来的老传统,号令孔有德和尚可喜“就粮于敌”,没有粮食吃,就去抢老百姓的,多尔衮从谭泰部下调了一支八旗兵去河南,再加上河南本地的绿营,拼集了将近两万人马,筹办对义阳三关建议打击。

打算已定,孔有德和尚可喜就筹办派一支军队,到孝感四周转一圈,做场戏,让全军将士晓得有打击孝感这件事,今后再如何编瞎话都能够,在内心深处,他们两个对清廷另有几分害怕,不像吴三桂那样肆无顾忌。

提及来,他们也是问心无愧,只是但愿清廷把计谋方向的重点转到湖北来,就像后代的办公室政治一样,每小我都感觉本身的事情最首要,其别人都是划水摸鱼的,在孔有德和尚可喜的眼里,湖广远比江淮更首要,漕运甚么的断了就断了吧,归正已经断了一年,京师里也没见饿死人,我们这一年来在湖北死守武昌,过得才是真正的苦日子。

“不要焦急,再等等看。”尚可喜嘴里说着不急,实在比孔有德还焦急,他们统统的打算,都建立在西军能够打败楚军的根本上,如果李定国连荆州都拿不下来,还不如趁早放弃武昌和汉阳,从速逃命去也。

这封信的潜台词就是,如果不打通河南到武昌的补给线,我们就随时能够撤退,放弃武昌。

和首鼠两端的吴三桂分歧,孔有德和尚可喜并没有叛变清廷的筹算,但是纵观多尔衮团体的计谋安排,他们两个模糊有被当作弃子的趋势,实在不甘心一向呆在武昌等死。

圣旨送到武昌,孔有德和尚可喜又是欢乐,又是忧愁。

另有阿谁“就粮于敌”的号令,也是如同儿戏,多尔衮莫非不晓得,我们已经在湖广打了一年多的仗,这一年多来一向是就粮于敌,湖北一带的老百姓,能抢的早就抢光了,现在想抢也抢不到,除非打败西军或者楚军,从他们手里大抵还能抢到一些粮食,但我们如果有这个本领,何必还向火线求援?

山西的晋商都是些唯利是图,胆小包天的家伙,当年满清还没有入关,他们身为大明的子民,就从草原上向敌国私运粮食、铁器等等,现在变成了大清的子民,又和南明做起了私运买卖,只凭这条罪名,便能够把他们抄家问罪。

趁着楚军正在和西军苦战,从背后捅上一刀,打通义阳三关应当难度不大,但是孔有德所要的赋税补给很让多尔衮头疼。雄师一动,破钞百万,光是给吴三桂和谭泰筹集的赋税军需,已经掏空了清廷的家底,如果这一仗短时候内不能结束,下一阶段所需的粮饷还得加征税收,再没有赋税送去武昌,多尔衮几次考虑,最后决定拿商贾开刀。

清廷担当了明朝盐业专卖的政策,借着这个政策,江淮的盐商大发其财,左手卖盐,右手贩粮,漕运里的夹带大头都是这些盐商的,他们的背后,有很多王公勋贵做背景,颠末南京会战和厥后的三次北伐,江淮盐商丧失惨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北的盐商还把握着北方各省的盐业,又有多年积储的丰大族底,只要下得去手,从他们身上敲出一笔钱来题目不大。

别说攻占孝感了,就是每次从汉阳到武昌来,尚可喜都冒着很大的风险,跟着九江等地的沦陷,清军的海军被全数毁灭,楚军海军完整节制了长江以及汉水如许的支流,尚可喜每次来武昌,都要趁夜偷偷过江,如果派出一支军队大摇大摆的向北进军,一旦被楚军乘船抄了后路,立即就会堕入绝境。

推荐阅读: 闲庭花事了     无垠     护花医武高手     校草是巨星:丫头,别太拽     狂妃倾世:妖孽王爷宠上天     倾城妖妃:执念千年终不悔     超级大仙农     随身带着个世界     重生之我要和离     军婚逆袭:老公,请克制     地球是上界     老公,我饿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