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只在大炮的射程以内,大炮造不出来,就用弩炮代替。攻讦的兵器毕竟不如兵器的攻讦来得直接。要对于北方的马队上风,弩是当之无愧的利器。
黄承彦明白了孙策的意义,不再过问孙策的安排。两人说了一阵闲话,主如果关于兵器的改进。对孙策的要求,黄承彦一口承诺。他和孙策会商了好久,发明孙策在机器方面有很多超人一等的观点,对他开导性非常大,但最让他感觉暖心的是一句话。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瞒不过杨家的眼睛,孙策的船还没有进入洄湖,杨家已经如临大敌。孙策方才进入洄湖,船还没停稳,宗子杨虑仓促赶到船埠,求见孙策。时候不长,次子杨仪也来了,见杨虑站在岸边,立即和杨虑站在一起,昂着头,圆睁双目,瞪眼着飞庐上和黄承彦谈笑风生的孙策。
“喏!”林风应了一声,带着十名亲卫下船去了。他们看都没看杨虑、杨仪兄弟一眼,大步流星,直奔杨家大宅。时候不长,他们又返来了,两个亲卫拖着一其中年人快步走来,中年人被拖得踉踉跄跄,头上的冠已经掉了,身上的衣服也扯乱了,一只脚上有鞋,一只脚光着。他一边奋力挣扎,一边尖叫道:“黄承彦,这就是你要帮手的豪杰豪杰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黄承彦笑而不语。换了之前,他必定要劝劝孙策,现在晓得了孙策的企图,他一点劝的筹算也没有,就等着看戏。杨家派两个孩子出来驱逐,家主杨介等着孙策去见,明显没有把孙策放在眼里。如果孙策还不发飚,那他就不是孙策了。
“派人告诉黄校尉,让他亲身带队,包抄洄湖,不得有片板出入。”
这些名流的思惟惯性还真是固执。黄承彦算是务实的了,这么久还没摆脱固有的思惟形式。
“杨介呢?”孙策轻拍雕栏。“派两个小孩子出来迎我,算如何回事?”
“朝阳,你来一下。”孙策叫道。
孙策笑了,笑得很奥秘。“先生感觉这个溃疮犯了,疼的是后将军还是我?”
“先生毋须担忧。”孙策收回目光,咧嘴一笑。“家父有令,不能再随便杀人,不过《战国策》那么多故事,总结起来不过威胁利诱四个字,没有威胁,只要益诱是不敷的,任何时候武力都是底线,如果压服不了,那就只要动刀。南阳随时能够产生战事,我不能在这里担搁太久,没时候,也没兴趣和他们渐渐讲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