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在王树轩的指导下,渐渐练习,每一个架子都练的非常周正,到最后,越来越谙练。常常出掌出拳出肘,用劲到位,浑身发热。然后收势时候,收敛内气,闭合毛孔。
“小架有四种练法,一为动静清楚,二为柔练,三为钢炼,四为刚柔并济。此四种练法,各有分歧。”
苏明晓得,他天然是想起了八卦门的程廷华程老爷子。程老爷子的拳法修为,在化劲妙手中恐怕也少有人及,却被洋人几十条枪围住,终究死在枪下。
“我八极门中的步法,腿上的步法特别首要。古语说:‘登时生根。’脚和腿必然和抓紧空中,人才气使得上劲。身材一旦腾空,甚么劲都使不出来。你看不倒翁,非论上面如何窜改,上面却老是稳定如一。八极拳的步法,恰是要‘行步如趟泥,脚不过膝’。”
苏明整衣正色,端方身形,朗声问道:“叨教祖师,是哪八个字?”
“初练时暗数三息为一桩,如起式并步桩为三息后,发劲变成两仪桩站定又三息,再发劲后变弓步桩又三息,直到练成最后一式并步桩,要求收势仍要回到起势的位置。”
“详细体例是‘数息’。以一呼一吸为一息,呼吸要做到深、细、缓、匀。吸时把气贯入丹田,呼时起自丹田。”
王树轩沉吟半晌,道:“你跟我来。”带苏明去的,还是是初来之时,拜见王中泉的那间屋子。
“临走之前,我再送你一个劝勉。我们习武之人,只讲八个字……”
王树轩道:“八极拳中,桩功和小架是练法,是用来熬炼身材的法门。而拳法打法是疆场上杀敌杀出来的搏斗技能。只要练法没有打法,就是身材养的再好,也不能快速杀敌。只要打法没有练法,就养不住气,是外门工夫,身材就很容式微垮掉。”
接下来几天,王树轩又依着苏明的进度,把八极小架别的三种练法,也一一传授。只是苏明境地不敷,最后刚柔并济的练法,还不能练习。
王中泉呵呵笑道:“不消客气,你本资质过人,能担得起八极门流派,我才保举你拜入师弟门下。”见苏明面露不忍之色,心中了然,哈哈笑道:“别做此小后代的形状。我辈之人,视存亡如等闲耳。我这平生,能让八极拳落地北都城,也算对得起祖师前辈了。”
苏明闻言大惊,道:“这是为何?教员与祖师为何俄然要分开北京?那武馆如何办?”
“入门者,先以动静清楚之法练习。此法练习之时,动时需如崩弓炸雷,静时需如同站定步桩。定桩仍然是按两仪桩的方法,但此时心中更静,邪念更少,仅存一念。”
“要晓得,力量到位以后,任何一下,都充足把人打死。存亡一搏,都是眨眼之间。或许你通了暗劲,但是暗劲还未收回,就被别人打到了。不过,你如果练到化劲的境地,那小瞧也没有甚么了。”
这句话里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就是八极拳向来以脱手刚猛暴烈、刁钻狠辣为名,脱手常常非死即伤,是以便不上擂台,以免伤亡。第二层意义,八极拳自一代祖师吴钟创建,就被满清皇室倚重,天孙贝勒多有习练者,乃至蔚然成风。当年雍正天子的十四弟恂勤王允禵,就层拜在八极拳初祖吴钟门下。然八极拳本身不善于演出,也就不上擂台。
苍蝇的感受极其活络,但是化劲妙手,暗劲天然勃发,快如闪电,就算苍蝇也反应不及,就被震死。
死在火器而非拳脚之下,是练拳之人的哀思。
王树轩又道:“我明天找你,是有别的事。”见苏明神态恭敬,态度当真,心中感喟一声,道:“你八极拳的练法已经成熟,剩下的就是水磨石穿日积月累的工夫了。我当初和你说过,你拜师的事叔父和我另有安排,明天就是奉告你此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道:“叔父与我不久便要分开北京,去往万庄,你也不便留在北京。此信是叔父手书,你持此信,可去沧县东南乡罗疃村寻我师叔李书文,拜入他门下。我师叔一身拳法,还在我叔父之上。他见你资质,也必定会心生欢乐。只是现当代道不承平,你一人上路,千万要谨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