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暄面上尽是感激之色,深深昂首:“谢圣上隆恩!”
鸾夙没再多说甚么,呵气如兰将臣暄所画的美人图吹干,细心卷入锦盒当中。斯须,臣暄已换了世子朝服而出,又将冕冠戴上,从鸾夙手中接过锦盒道:“如若我三日未归,我们的商定就此作罢。”
臣暄点头:“原歧明里不敢公开对我父子脱手,只怕会在公开里使绊子。”他轻拍鸾夙手背以示安抚:“我赌他尚且不敢在宫中杀我。”
原歧自问这一句说得非常了然,言罢细心察看臣暄面色,待瞧见了他的迟疑之情,才嘲笑一声,心道臣暄公然已为之动心,清楚不是成大事之人。
鸾夙亦拥戴:“早去早回。”
原歧见臣暄如此对峙,鄙夷当中带了怜惜,怜惜当中又带猎奇,不由问道:“你现在二十有二,已不是初涉花丛的毛头小子。美人于你,俯拾皆是,为何独独对一个青楼女子情有独钟?也罢,只要你肯弃了她,不再与周家相争,朕便许你一诺,这天下女子,不管凹凸贵贱、环肥燕瘦,只要你说得出,朕便做主允给你。”
臣暄好似对原歧的不悦浑然未觉,只意气风发地往殿上坐定,对原歧笑道:“圣上莫怪,微臣的确有事担搁。”他将手上锦盒奉至寺人手中,再与原歧恭谨道:“本日顺手画了幅美人图,还请圣上品鉴。”
公然不出臣暄所料,他与国舅之子周建岭为了一个妓女而争风妒忌之事,终是传到了北熙武威帝原歧的耳中。臣暄从芙蓉园夜宴返来的第三日,原歧的传召旨意便到达了镇国王府邸。
臣暄并未立即回话,只耐烦描着纸上美人,眼看楚楚动听、一画将成,才淡然道:“我欲携此画进宫,若不画完,如何面圣?”他细细勾完衣袂的最后一角,再抬首看了看鸾夙,叹道:“竟是比真人还要美上几分。”
“你敢抗旨不遵?”原歧反问。
臣暄见状,这才笑道:“此画已干,你替我收着,我去换衣。”
原歧早已晓得臣暄与周建岭争美之事,只是他见局势并未闹大,便故意听任,假作不知。直到前日听闻了芙蓉园中产生之事,这才鲜明发觉此事已不能算作纯真的争风妒忌,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停止,恐有能够演变成朝堂之争。
谁想臣暄思虑半晌,倒是低低婉拒:“多谢圣上美意,微臣不敢。除却鸾夙,微臣眼中再无她人。”
臣暄震惊抬首,再看原歧。却见这位传言中残暴不堪的武威帝正伤害地盯着本身,面上一副狠戾神采。臣暄佯作痛苦万分,挣扎半晌才低低叹道:“微臣不该将画拿来……”
鸾夙手中一抖,险将锦盒摔落在地。臣暄眼疾手快,已将锦盒接到手中,笑道:“我不过随口一说,你怕甚么。”
原歧哂笑一声,面上浮出鄙夷之色:“你是镇国王世子,是臣家嫡传的独苗,现在竟为了一个风尘女子寻死觅活!此事若让你父王得知,必定痛心。”他语中尽是恨铁不成钢之意,再道:“臣家男儿,只能亡于疆场之上,不能死于美人帐下。”
原歧再摆了摆手,语中有些困乏之意:“时候不早了,你退下吧。朕不留你了。”
臣暄摆了摆手:“现在南熙蠢蠢欲动,他尚且不敢。”言罢又指了指案上的画:“此画矜贵,不遇良工,不言装褫。”
臣暄深深看了她一眼,携画而出。
鸾夙顿时语塞。
一个青楼女子竟能换来镇国王世子“肝脑涂地、誓死相报”八字忠心,原歧自发非常划算。他在心中讽刺臣暄,面上却假装驯良父老,苦口婆心对臣暄劝道:“你父王不在黎都,朕便是你的长辈。本日在此教诲一句,切莫再为女人开罪于人。这个分寸,你须得拿捏清楚,周家那边,朕替你善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