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头你就吃鸡屎多的饭,为了救你这小命,你爹连存粮都卖了,转头你自个作践没了,也怪不得别人”。
说到吃东西,一整天的工夫还只晌中午候塞了点冷饭团下肚,现下饿得面前都在冒星子。
如此这般种田文设定,全然不是夏豆想要的人生。决不是。
回了屋里先咕咚咚喝了两瓢水虚垫着,再去晒谷场收早上晒的豆子,眼冒绿光差点要生吃。以后要去村口老井里担水,得亏天气暗,如果明白日的,村里人见着这夏大师的二姐儿担水的英姿,估摸着得笑掉牙。
可见思惟尚且不能完整安排躯体,吃货的胃口最是勉强不得。
看着那一板一眼当真做事的小身板,夏豆下认识惭愧难当,她振了振精力,加快了手里打豆荚的速率,打完一小堆后,双臂酸痛得实在动不了,这才用树藤捆了一小捆豆秆,背在肩上后迟疑地跟地里的爹娘打号召:“爹,娘,我打完这些了,那我,我先归去做夕食去了啊”。
这稚嫩的童音让正汗流浃背的夏豆听闻有如天籁,她低头喏喏的应了声,暗自松了一口气,总算能空脱手来敲捶酸胀难忍的肩膀。
“二姐,二姐,娘亲说让你干完这点活回家去算了,做好夕食等我们归去吃”,小萝卜头夏树抱着一大摞豆秸满脸通红地边走边喊道。
这还是李氏头次对她用另种体例表达体贴,夏豆内心头又是别扭又是打动。
只传闻三年前年荒,地里的粮食全遭了虫害,夏老爹一家哭干了眼泪,日子也没体例过下去。
夏老爹朝她摆摆手表示她走,娘亲李氏正埋头在割豆秆,听她喊了句也没有昂首的意义,夏豆自知理亏,缩动手脚背了豆杆往回走,内心头闷得跟吃了团棉花似的。
“二姐姐煮的饭食这般香,怎未几吃点啊,”夏荠端着碗不解地问道。
夏豆含混着低头不敢多说。
小四儿夏树前脚进了屋,锄头一放就扑到锅灶这边来,大哥夏木和三妹夏荠紧跟着放了东西在灶边条凳旁坐着。
不想方才还夸口饱涨得很的小萝卜头,闻着饭香味儿肚子便咕噜作响,应着灶里燃着的枯柴噼啪声格外合拍,三妹夏荠忍不住笑出了声。
十一岁的妮子夏豆不知在那里听了动静,说是隔壁村有个叫肖大姑的婆子,在城里大户人家有些门道,平素就做些牙行买卖,这会儿正在帮富人家采买洒扫丫环。
夏豆之前还那么病一场,竟请了赤脚大夫,夏家老底都给这回请空了不算,估计又多了一笔内债。再者夏豆这原身,约摸从小就没吃几顿好的,瘦得似把秧苗杆子,弱如细柳风一吹就歪。
就成了现在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夏豆。也因原身丫头离家三年,脾气起了窜改也情有可原,她这个异世冒牌货各种作衅也没被烧死。
赵氏看也没看她,没好气的说了一句:“有得吃还讲究?再过些日子连干饭都没得吃了”。
老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可这环境让人如何安得。
夏老爹家足有两儿两女,名儿都是捡的现成,除了二姐儿夏豆,另有大哥夏木,三妹夏荠,才十岁的四弟夏树。
夏豆被他逗乐,干脆拿了粗瓷碗先帮世人盛了饭食,夏老爹和娘亲李氏去搬晒谷场的大豆,几个小的怎好先吃,这点端方还是要讲的。
又硬又实的烙豆子俄然就沉甸甸的积在了夏豆的胃里,直到晚时上了炕床都没能消化完。
小丫头本身求上门去,卖给了城里一户姓周的人家,当时签的是活契十年,给了纹银二两。夏老爹拿了钱才晓得女儿把自个儿给卖了,又想着二丫头有些边幅心机,去了大户人家里做丫环也算造化,总比在土里刨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