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玉对粮食买卖是研讨得非常透辟的,获得暴利的手腕他已经司空见惯,但是曹金玉更明白的是,天子并不但愿粮食买卖太暴利。天子要的是稳定的粮价,济民粮行能够赢利,但统统都是以稳定粮食代价为前提的。
“还真有不怕死的。”朱由校叹了口气,不消想,必定是天津的粮商干的。因为没法与济民粮行正面合作,便开端利用暴力了。可国度才是最大的暴力机构啊!
这或许是北方各州县处所官感受最心塞的一年,以往征收了多少田赋,他们还能瞒报一部分,乃至直接截留,就先拖着。朝廷如果不催,他们就不给。朝廷催急了,这才慢吞吞的上缴一部分,然后再一部分,不竭的应战朝廷的忍耐限度。
这个贸易谍报体系也是朱由校所需求的,赢利倒是其次的,对他来讲最有效的还是救灾战役抑粮价。
大明皇家银行现在揽储资金已经冲破了上千万两,但是粮食是大宗商品,并且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卖出去的东西,资金回收积存有点短长,是以济民粮行临时也独一能量把持三个府的地区。
曹金玉听了后不由大喜,耐久做贩运买卖的曹金玉,对信息有着极其深切的熟谙。比别人早一步得知市场的动静,就意味着庞大的好处。
朝廷明显有这个前提,因为朝廷有驿站。
本年北方折粮倒是被济民粮行扫荡一空,只剩下一些比较偏僻的州县没有问津,这让其他粮行都没有提早做好筹办。比及了要收买折粮的时候,被济民粮行俄然杀了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开端收买农夫和地主手上的粮食时,京畿地区及周边的粮食已经被济民粮行扫荡了一遍。
这个时候反应过来的粮商们,不得不以更高的代价收买农夫和地主手上的粮食。
“陛下,微臣觉得,如果要稳定北方各地粮价,不如就以这两百万石折粮为根本,某地若粮价上腾,则运往该地平抑粮价。固然这些粮食储存之地略显偏僻,但是胜在本钱较低,就算是长途运输,然后以平价卖出,还是能够保本。”曹金玉对朱由校建议道。
真正的暴利,则是等候灾年的呈现。灾年一到,粮食成倍,成倍的上涨。
“如许吧!朕会让锦衣卫时候盯着各地的物价,然后用驿站停止通报,能不能赚到钱,就看你的了。”朱由校想了想说道,这年初信息畅通不发财,官方如果打这个时候差,明显能够获得庞大的利润。
如果没有济民粮行,朱由校还真不敢征收粮食零售税,用屁股都能想获得,那些粮商必定会把本钱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的。
PS:第二更到,持续求保举票,保举票数量有点低啊!
一来很多粮行在官府折粮期间,手上的资金都用来采办官府折粮了,对农夫和地主手上的粮食没有那么火急的需求。再有一个就是,就算是买不到折粮的粮商,他们这个时候开出更高的代价去买农夫、地主手上的粮食,合作力就大大不如了。
本年济民粮行收买折粮,处所上征收了多少农业税都统计得清清楚楚。
“来人,京营当即抽调一个营开赴天津,共同锦衣卫查抄天津各粮行。”朱由校也不消考虑甚么,直接下达了号令。
另有一个就是,有些农夫急需用钱,他们能够还欠着地主一屁股债呢!这时候构成代价联盟,粮商们老是会收到一部分粮食的。
济民粮行通过官方折粮,并完成官方订单,估计能赚100万两摆布。不过官方订单并非是一窝蜂的上的,这些粮食很多还在手上,要等朝廷拨款后渐渐托付,要积存半年到一年的时候。
“爱卿有如许的设法,朕很欣喜。”朱由校真的很欣喜,曹金玉能如此自发,不像东林党那样钻进钱眼里,天然让他很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