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仪娘娘公然资质无双,皇上好福分。”最后还是唐北突破了沉默,他嘴角勾起君言最熟谙的弧度,回身向着主桌朗声笑言,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君言无措地抚了抚鬓间细发,这是明天齐缙第二次点她名了,且和唐北都有干系。
君言感受时候都停止了,呆呆地看着面前此人入迷,这不是……畴前偷跑出去学筝的时候,路上常常碰到的阿谁少年嘛?
“都雅。”
君言想起之前他总在本身偷跑出来的后门的巷子口等着,弯着一双眉眼,笑起来煞是暖和。
“霂佑,你去看看,但是朕的元昭仪对的?把她叫来。”霂佑打了个千儿,往妃嫔席里走,一旁的唐北垂下眼眸,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来,隐在唇边,没人瞧见。
她再次接过少年递来的玉簪,谨慎翼翼地插进本身的鬓间,晃了晃脑袋,笑得一派天真:“都雅吗?”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秦风中所言,用在唐北身上,叫真真的恰如其分,谦而不卑,恭而不疏,直而有慎,谨而有礼。
唐北也不恼,直起家子唇角似笑非笑:“小巧小鬟碎银挽,玉色罗纱朱袖翻。”话一出口,很多大臣都笑出了声来。
大臣们谨慎翼翼地打量着面前这位昭仪娘娘,又不敢太明目张胆,唯恐惹了天子不快。
常说少年温润如玉,君言每次都是一笑了之。
君言目光有些疏松,思路停顿了好久,缓竹再次戳了戳她皓腕。
少年一愣,再次笑开了:“这是我母亲给的,你拿着就是了,上头我还刻了字呢。”他说着表示君言凑上来瞧。
作者有话要说:唐北还帅嘛?
宜妃点点头,转眸于身后的缓竹:“去给你家主子泡杯浓茶来醒醒酒。”缓竹应了下来,朝着君言与宜妃一福身子,小步退了下去。
他从小布包里翻出一根玉簪子,瞧着成色极好,他作势要往君言的鬓间簪去,“哎……?”
这是大臣们第一次瞧见这位产下大皇子,并且近一年来宠冠六宫的元昭仪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