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照顾就是十几年了,孙嬷嬷看赵敏禾,既像孙女又像女儿。
虽是如此,但本日是家宴,忠勇伯府中几房向来敦睦,自是不会这么客气,只分了男女桌罢了。
叫小丫环回存芳苑拿上给赵攸源小金氏伉俪的礼品,赵敏禾想了想,倒没直接去他们院子里,而是先去了一趟父母的知际院。
吴氏见着赵攸源的老婆小金氏未上桌,特地问了起来。
赵敏禾也对孙嬷嬷做事极是放心,听了她的安排,估摸着祖父祖母没那么快午憩起来,便先带着东西去了赵煅和杨氏的知明院,享用了杨氏好一番奇怪后才得以脱身出来。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工夫,一行人已鱼贯进了正厅。
――――――――
当年,还是他二人新婚头一年里,小金氏出错跌进了夏季的池子里,流掉了尚不知情的头一胎,还伤了身子,将养了好几年,到客岁才养好了放心胸胎。
这世道讲究忠孝仁义之美德,自是没有她这个做大伯母的在归产业天就去侄媳房里看望她的。如果她不顾身份去了,反而是给侄媳招惹是非。
吴氏听她开首几句还普通的很,听得最后一句,又忍不住头疼了。女儿十三岁了,也该开端议亲了,可谁家这般大的女人会这么大喇喇地说出“找不着夫君”如许的话?
吴氏接口道:“你如果有空,也多陪陪她,想必她心中也安稳很多。”
赵敏禾虽不在京中长大,却还是遵循当世王谢贵女的教养体例养大的。如当代家式微,谱系之学不再像前朝那般要求背得滚瓜烂熟,但也不能全然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