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儿见过姑婆婆,您照顾弦儿至今,直到今儿个才气给姑婆道一声谢,实在是不孝了!”
就为了这所谓的“生养之恩,”要搭出这一辈子为奴做妾就罢了,还非要让她感激涕零,戴德戴德不成?
“但是表女人到了?大伙儿等了好久呢!”听着外头熟络的号召声,苏弦嘲笑的挑了挑唇,还是安安稳稳的坐着,只等的轿外之人忍不住掀了帘,这才渐渐起家,扶着那翠绿色的细稠袖行了出来,在早已恍惚的影象中翻了好久,总算将那早已陌生的名字安到了这年青新鲜的面庞上——
上辈子谨慎翼翼,到处恭谨,却只能跟丫环似的叫个“老夫人,”这会叫几声不顺耳听的“姑婆婆,”倒是能叫“祖母”了?
“红丫头,快把帘子放下!这是甚么处所?侯府里头,这么没端方,是要遭笑话的!”刘婆子满脸恶相,面上是对着自个孙女,背后里倒是成心偶然的瞟着也挑了帘子的苏弦。
过了一阵,李氏抿抿唇,硬邦邦的开口赶了人:“瞧这时候,老爷也快下值了,你去见见吧。”
清楚说的是要报恩,这腔调却格外的沉重,苏弦又用心普通,将嫡母、祖母这两个称呼叫的极尽哀思记念,一时候让吴母与李氏都听得是满心倒霉,偏又无话可说,脸上便再也撑不出端庄慈爱的神情来,屋内顿时一派沉默。
当真是说的好听!哪个端庄的人家是想着法的把女儿送去做小?另有脸说学好礼数再送去郕王府做妾还是为了她好?她苏弦从未受过府里女人锦衣玉食的扶养,一出世就被送去庄子上,顶着“表女人”的名头,日子倒是寄人篱下,过得还不如红菱!
吴母心内不喜,面上却还是撑出了一派的慈爱范儿来,正揣摩着如何让苏弦起开,一边的李氏便非常合宜的拉了苏弦开口道:“快坐好,你在庄子里待久了,很多端方都不晓得,自家人也就罢了,这般作态,若叫旁人瞥见了,是要问我们府上教养的。”
刘婆子那是积年田里头练出来力量,只这一下,红菱的耳根子立马红的像是烧了起来,祖母积威短长,她不敢辩驳,只含着一泡眼泪委曲的瞅着一边的苏弦,小声抽泣着:“甚么表女人,明显也是撂在庄子里没人要的,偏这会儿就矜贵了,还指不定今后如何着呢……”
“琴儿现在样样不缺,不过差一个孩子,本也不必她有多机警,这个脾气出身,方才好。”何母微微垂目:“府里只剩这一个,不可也得行了,总算另有一张脸能用。”
重来一回,苏弦早已没了最后的谨慎翼翼、胆战心惊,仗着在轿里没人瞥见,只没骨头似的依在靠背上,合了眼睛感受这最后的自在肆意。
吴母转着佛珠:“府里筝姐还小,再把这个早摒挡了,上哪找个现成人帮琴姐儿去?”
这话里阴阳怪气的,是小我都能听出别有深意,苏弦等了等,见刘婆子没有禁止的意义,心内了然,反正已从街长进了府里,没甚都雅的了,就也回身坐了返来,对着自幼一起长大的红菱抿嘴暴露了个笑。
“庄子里待野了,好好教她就是,权当是为了琴儿。”
“这般脾气,便是入了王府,能帮到琴姐甚么?莫添乱才好!”李氏撇撇嘴。
刘婆子瞧在眼里是满心的不顺,又不敢和以往一样开口就经验,内心本就憋着火,偏红菱这个不长眼的还回嘴诘责:“弦姐也瞧了!奶奶怎的不说她?”
苏弦手心忽的攥紧,又缓缓放开,昂首看面前的何母与李氏,一句句说的慢条斯理:“孙女命苦,父亲、嫡母、祖母都去的早,多亏了姑婆收留,在庄子上扶养成人,虽没有学上端方礼数,好赖也没冻坏饿死,蒙二位心善,大发慈悲将我接进了府里,苏弦自是铭感五内,不敢轻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