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1年,蜀汉后主死在洛阳,葬于孟津平乐镇翟泉村东。上世纪60年代,墓另有高7米、直径15米的大冢。因为洛阳市文物部分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导致之墓已经夷为高山。

宗子刘璿,延熙元年(238)立为太子,蜀汉亡后,钟会在成都反叛,被乱兵殛毙。

公元225年(建兴三年)三月,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南边四郡,四郡都被安定,因而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十仲春诸葛亮班师回成都。

三国杀原画

三子刘琮,延熙十五年(252)封西河王,景耀五年(262年)病亡。

薛珝:“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

四子刘瓒,延熙十九年(256)封新平王,蜀汉亡后投降。

敬哀皇后,张氏,张飞长女。为太子时立为太子妃。于223年立为皇后,237年归天。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封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

歇后语

乡侯刘永

陈寿:“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以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好坏著矣!”[8]

艺术形象

轶事典故

名字读音

公元236(建兴十四年)四月,前去湔县登临观阪,旁观汶水水流,十天后返归成都。唆使武都氐王苻健带领氐民四百多户徙迁至广都。

名字由来

各种形象(12张)

见于《三国志》记录的有以下七人,此中刘璿于蜀汉亡后被杀,刘谌于亡国当日他杀,其他投降并与后主同时被迁往洛阳。在永嘉之乱后“子孙绝灭”[13]。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被嫡母孙夫人携返东吴时被张飞和赵云截下[4]。

六子刘恂,景耀二年(259)封新兴王,蜀汉亡后投降。担当了的安乐公爵位。

应当读“shàn”。启事起码有三:

编辑本段

首要成绩:生长经济,与民生息,后自摄国事

孙盛:“1暗弱,无猜险之性。”“2禅虽庸主,实无桀、纣之酷,战虽屡北,未有土崩之乱,纵不能君臣恪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东鄙以思后图。”

兄弟

刘备摔阿斗——拉拢民气

张璠:“脆弱,心有害戾。”

周寿昌:“五丈原头大星夜陨,至千载下犹不足恫。廖(元俭)[公渊]、李正方俱为武侯贬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为此疏,直是全偶然肝。使非后主之明断,则谗慝生心,乘间构衅,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祸,明张太岳籍没之惨,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变矣。见疏生怒,立正刑诛,君子谓后主之贤,因而乎不成及。”

蔡东藩:“成都虽危,尚堪背城借一,后主宁从谯周,不从北地王谌,面缚出降,坐丧蜀土,是咎在后主。”[12]

公元271年(泰始七年),归天,晋谥为思公[7]。西晋末年,刘渊起事,国号为汉,追谥为孝怀天子。

谥号:思公(晋)、孝怀天子(汉赵)

从诸葛亮身后到“自摄国事”,在费祎、董允、蒋琬等贤臣的帮部下,尚不敢乱来,蜀汉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统治,以后的十年为姜维北伐,但此时。并且逐步昏聩,对于寺人黄皓也非常宠任,姜维害怕黄皓,只得拥兵屯垦汉中的沓中。

推荐阅读: 云边有个小卖部     神级训练家     仙宫     花都小道士     扶摇而上婉君心     重生之盛世皇后     重生成蛇:从吞噬万物开始     十九岁的时差     等你来爱我     大行人世间     婚后盛宠:总裁缠绵不休     绝对死亡游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