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淮河畔有人家
柳如是唇角忍不住轻扬,又听郑三俊持续说道:“你不是在写《水利全书》,何不趁此时献上去,陛下正视的话,也能得以推行开来。”
张国维点了点头,遂即朝柳如是拱了拱手,“获咎了!”
太祖朱元璋建国,将南京作为都城,固然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但南京六部还倒是保存着。
“我是感觉,他对朝廷悲观,何况你也晓得,他那东西费银子,要不是江南这处所富庶,我也供不起他这么折腾呀!”
“我晓得!”张国维点点头道。
可南京六部,固然职级和北京六部差不了多少,但在于做事为北京所管束。
“不开南京贡院,这是为何?”南京作为陪都,有国子监,有贡院,而贡院就在秦淮河另一边,和秦楼楚馆遥遥相对。
院中,花木萧疏,只墙角各种了两棵梅花,远看如香雪纷繁,再朝里走,又见廊下从竹数竿,翠色可餐。
撩开珠帘,带着香味的热气劈面而来,说话声也遂即传入了耳朵。
郑三俊笑了笑,无法道:“你也晓得,现在江南另有那里没有复社的人?衙门中有,我府中说不定也有,只好来这里了。”
大明有两京,在北为北京,在南就为南京。
“当真是希奇,”张国维笑了一声,“你不是甚推许那钱谦益,听闻还特地做了男装打扮去结识他,钱谦益对你,也是赞美有加,说你文章有魏晋之风。”
“他真是这么想的?那太可惜了,他那铜炮和千里镜若能在朝廷军中都推行开来,还怕甚么鞑子呀!”
郑三俊听了,转头朝身边小厮说了句甚么,只见他朝阁房走了几步,待出来,就见他身后跟着一个女子。
岸上,风清月朗,名流倾城,簪花约鬓,联袂闲行,凭栏徙倚。
这不,彻夜秦淮河还是歌声十里,河中画舫挂着灯笼,船中花窗上暴露女子娇笑的身影。
“陛下此次除了开八股,更是多了算科、法科、工科等好几个科目,且说了不拒出身,也就是说,就算不是举人身份,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去京师加试。”
郑三俊一想也是,俄然想到了甚么,又道:“你府上阿谁薄珏,他不是在给你改革铜炮么?还在铜炮上加上了千里镜,我感觉甚好,让他去尝尝定能被陛下看中。”
张国维朝四周看了看,迷惑道:“这里是何人寓所,为何你能放心?再说了,你为何俄然要防着复社的人了?”
柳如是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欣然,却很快清算了情感,淡淡一笑,“是小女子眼拙,识错了人,张巡抚别笑话。”
他在南京,甚少踏足秦淮河风月场合,本日倒是奇特,还将张国维也约到了这里。
郑三俊为人廉洁洁直,任户部尚书期间,他力祛宿弊,鼎新弊规,建立新政,重农耕兴业,积蓄财产,使南京户部国库复盈。
“小女子柳如是,见过两位大人!”
“他呀,”张国维听了苦笑一声,“我曾经就问过他,想把他保举入京,可他本身不肯,说不想为官,做了官就得面对情面来往,另有好处排挤,说不定甚么时候就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也不晓得。”
柳如是忙道“不敢”,选了离他们稍远些的椅子坐了下来,便不再作声。
“玉笥,你放心就是,该问的我已是都问过了,你不放心她,莫非还不放心我?”郑三俊朝张国维说道。
“陛下要加科举的事,你传闻了吧!”郑三俊作为南京吏部尚书,朝廷要加试科举,他的动静是最早获得的,收到以后也当即命人告诉了下去,时候告急,有设法的考生得当即解缆前去。
张国维闻言连连点头,倏尔却又无法道:“可我尚未写完,这草草交上去,反而不好!”
能够说,南京六部的官员相称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