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河年年都没有存好柴,打到的柴不太好,晒得也不太干,很明显也卖不出价来。本来柴火就不值钱,一担一百斤也就十个大钱罢了。力量再大的人,也就能挑一百五十斤去卖,走那么远的路,就为了十到十五个大钱,乐意干的人也未几。
“每年你爹也卖柴,能得几个钱啊。”王婶子不对劲的说。
“你想的美呢,一两银子的余积。按现在这个支出,就得再搞二十次。”丑姑笑道。
世人纷繁点头,提及了小鱼儿的事情。姜吴村的人,大多数人还是卖了几次小鱼儿的,不管赚多赚少,但总归是赚了的。只是现在小鱼儿买卖根基不能再做了。大师都在叫可惜,都感觉本身如何没有早点想到这个小买卖的。
而秧秧不乐回家的小猫子父子两,拖着沉得的脚步也进了家门。
“就是。以是我们下次干脆再进深山。沿着我爹走的路去弄多点东西返来,说不定两三次,就能存一两银子呢。”丑姑熊心勃勃的说。
家里已经存了约十斤小鱼干了,归正他们家这些时候来,已经赚到了一百多个大钱存起来了。并且还吃了过几次肉和馒头了。这些支出早就抵过了赔给丑姑家的粮食。
与此同时,姜大牛要说亲的事情,很快就在村庄里传开了。有人暗底里也说姜奶奶不刻薄,每天骂别人不记吴猎户的恩典,本身做的事更过份。当初大牛和丑姑那事儿,明眼人谁不晓得。现在一看吴猎户不在了,姜家就悔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