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十四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二)
“那么,新的买卖代价是甚么呢?”史钦杰问道。
“不错。”刘昂附和志,“史队长,你们新中原殖民地此次能够说是撞了大运、赶上了好时候啊,上头正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将来你们一发力,这河中堡殖民地可就被你们给比下去喽。”
“真是不像话!”听到东岸人搏命拼活地生长产业、出口商品却赡养了这么一群玩意儿,就连诚恳人史钦杰也有些活力了,并且他很快遐想到了这件事和现在的新中原殖民地之间的联络:“这么说,执委会决定大力投资新中原殖民地,乃至不吝在此地生长造船产业,就是为了我们本身能够尽快直航大明,本身运人?”
“能够这么说。”刘昂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不晓得,单就本年葡萄牙人给我们运的这一趟东亚移民,他们所获得的利润支出就将占到其政斧年财务支出的10%以上。这已经成了他们每年一项极其首要的支出,颠末这么多年下来,运输东方人到东岸的贸易行动已经成了一项触及浩繁贩子和贵族的大买卖,无数人是以而暴富。这条财产链的延长程度之广是令人难以设想的,从葡萄牙海内的贵族、大贩子,到巴西总督、果阿总督,再到一些闻名的船长、澳门耶稣会以及处于明国境内的诸多代理人,每小我都躺在这个金饭碗上用饭,并且还都吃得满嘴流油的。”
思路同一后,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这里的几个首要卖力人都是实干家,大师也没甚么废话,散了会后便各自找人去干本身分担的项目去了。
“300元每小我。”刘昂感喟着说道,“这已经是执委会所能死力图夺到的最优惠代价了。毕竟,从西非运一个仆从到圣奥古斯丁,常常也能卖出一百多元的代价。300元买一个明人,已经不能算是很贵了。并且,葡萄牙人也不怕我们向荷兰人或西班牙人乞助,是以,最后这个代价实在是两边终究相互让步后的代价。”
“这个事情有点庞大了,我也是听人说的。”刘昂说道:“是如许的,你晓得的,之前我们不是要求葡萄牙人加大运输明人来东岸的力度吗?这不,本年葡萄牙人一下子搞了个大船队,一口气运了2500明人和500名朝鲜、曰本人过来,好家伙,最后一算总价110万元!”
看到史钦杰有些愣怔的模样,刘昂了解地笑了笑,然后从兜里摸出了一份《真谛报》内参,翻到了一片文章,然后说道:“这是本年下半年的时候《真谛报》向我国驻波尔多全权代表许信的约稿。在这片文章中,许信以为得益于多年的商务拓展和曰趋遍及的人脉干系,中原东岸共和国的纺织品现在在法兰西特别是此中南部一些省分的发卖闪现出了杰出的增加态势,估计1640年整年法兰西(以波尔多为发卖中间)、托斯卡纳(以佛罗伦萨为发卖中间)两大发卖地的总发卖量将冲破四十万匹。此中,白棉布占九成,染色布和印花布汗青姓地初次占到了一成。白棉布我们每匹赚一元,染色布每匹赚三元,停业利润达到了50万元,即便去掉一些运费、机器折旧、办理法国海关、巡查水兵官员们的用度,净利润仍然保持在45万元以上。”
刘昂也没在新华堡待太久。第二天下午,他就和返航的“超勇”号、“方丈”号分开了新中原湾,朝河中港驶去。
“别的一方面呢,执委会对于和葡萄牙人之间持续了多年的每个明人400元的高额运费也产生了贰言,并已经就此正式向葡萄牙人提出了谈判。”刘昂持续说道,“执委会以为每个明人400元的高价是当年特别期间的特别产品,现在已经不再合用,并激烈要求葡萄牙人调低移民用度。葡萄牙人对此不是很甘心,毕竟这个代价的变动会影响到相称多的人的好处。不过执委会厥后给了他们一个建议,即让他们将明人用船运到新中原殖民地,如许就即是收缩了葡萄牙人一半的航程。并且如果他们行动够快的话,每年10月份东北季风刚起时就解缆,只需求一两个月就能到达新中原湾。然后再顺着洋流返回马六甲,如果统统顺利的话,此时东北季风多数还没畴昔,他们还能再顺风顺水运一趟人到新中原湾来。即是一年做了两次买卖,效力比以往进步了足足一倍。葡萄牙人综合考虑了一下以后,终究还是决定接管我们的这类新的买卖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