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独揽奉天大权后,抓紧投奔日本帝国主义,抓紧与段祺瑞相勾搭,1918年9月,段祺瑞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使他的权力又进步了一步。吉林督军孟恩远,素与张作霖反面,张作霖为了达到由奉系同一全东北的目标,千方百计促使北京段祺瑞当局免除孟恩远。1919年7月6日,北京当局命令调孟恩远赴京供职。孟恩远拒不从命变更。张作霖以武力相威胁,派军队分四路讨伐吉林。孟恩远的部将、吉林督军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高士傧等军官,果断抵抗北京当局的号令的张作霖的军事打击,率吉军万余人集结在长春、农安、伊通一带与奉军对抗。7月19日,日本驻军用心在吉军驻地宽城子挑起武装抵触,两边互有伤亡。事件产生后,日军即以此为借口,要吉军撤离长春三十里以外。吉军被迫撤出长春。接着,日本公使又向北京当局提出抗议。段祺瑞当即命令将孟恩远、高士傧夺职。高士傧还想持续抵当,但吉军中很多官兵已被奉系拉拢,全部事军陷于崩溃状况。孟恩远、高士傧不得不前后卸职,分开吉林。宽城子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撑奉系军阀张作霖称霸东北的一个严峻事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忙下,张作霖不战而胜,赶走了孟恩远,篡夺了吉林的政权,进而节制黑龙江,完成了称霸东北的奇迹,成了名副实在的“东北王”。
张作霖虽已成为把持东三省的大帅,但是他还心犹未足,他还想进取中原,主政北京,只不过在当时,直、皖两雄师阀正在狠恶争斗,而以他为首的奉系军阀,临时还只能充当副角。张作霖本来是跟随皖系段祺瑞的,厥后皖系申明狼籍,张作霖也见风使舵,插手反皖的行列。特别是1919年6月徐树铮出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节制了西北地区今后,对奉系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因而,1919年底到1920年初,张作霖与曹锟构造了北方八省反皖联盟。
6月20日,内阁构成:潘复为总理、王荫泰为交际部总长、何丰林为军事部总长、沈瑞麟为内政部总长,阎泽溥为财务部总长,姚震为司法部总长,张景惠为实业部总长,刘向清为农工部总长,刘哲为教诲部总长,潘复兼任交通部总长。潘复内阁是zhmg北京当局第四十六届内阁,也是最后一届内阁,同时,也是张作霖统治期间独一的一届内阁。
1927年4月,冯玉祥部及阎锡山部亦改称百姓反动军,和北伐军一起夹攻奉军,张作霖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是,张作霖还未忘实现本身的“元首”好梦。1927年6月,孙传芳、张宗昌等人按张作霖的企图,推戴张作霖为“大元帅”。6月18日,张作霖在怀仁堂就任“中华民国陆水兵大元帅”。就任典礼冷冷僻清。张作霖有气有力地念了就任“誓词”后,孙传芳、张宗昌、吴俊升、张作相称向他三鞠躬,就如许,“大元帅”就算上任了。这是北洋军阀的末代当局,称zhmg军当局。普浅显称安国军当局。在《zhmg军当局构造令》中,规定大元帅率陆水兵;代表zhmg利用最高统治权;军当局置国务员帮手大元帅政务;国务院设总理及各部总长。就如许,张作霖期近将灭亡之前,终究爬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