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游戏都缺货,即便想要从外洋厂家订货,起码也要等一两个才气到货。这类环境下,只要付钱就能提货的香港本土游戏机《中华方块》天然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很多年后,嘉禾的旗下的巨星成龙也决计跳槽,嘉禾公司老板邹文怀放出嘴炮:“成龙分开了,但是,更能赢利的《成龙》系列游戏还在嘉禾公司手中,嘉禾就会有任何危急!”
在十多年后,嘉禾在电影投资上几次亏损,垂垂撑不住其庞大的摊子,而游戏公司却成为嘉禾的拯救稻草……
终究,这些香港70年代~80年代最红的电影巨星,都成为嘉禾公司超出邵氏的首要兵器。
也恰是因为新创业电子公司的《中华方块》带来的胡蝶效应,让香港的文娱行业偏离了普通的轨迹。以是,厥后嘉禾公司也决定多元化运营,进军游戏市场。而嘉禾公司初次在游戏市场上尝到长处的,倒是按照李小龙和成龙等等嘉禾旗下明星的真人IP改编而成的游戏。此中,《成龙》系列被嘉禾改编成几十款游戏,涵盖了街机、掌机、主机、PC等等平台。
按照林棋目前把握的质料,全部香港的游戏厅一共只要53家。绝大部分都是游戏机不敷20台的小型游戏厅。
至于分开嘉禾的成龙,不由哭笑不得,因为,他被放行的代价,是将他本人的游戏IP独家版权,永久受权给嘉禾独家运营。即便成龙本人,也不能利用成龙这个IP去做游戏。
1980年5月26日,《中华方块》总订单销量超越800台,此中,有600多台是香港本地市场消化,少部分是销往外洋。
但跟着林棋不竭的炒作游戏厅暴利,导致香港呈现了游戏厅数量飞涨的古迹,从5月10号开端,均匀每三天新增一家新游戏厅,而每家新开业的游戏厅,主打的游戏都是《中华方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