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乐只看着杨伟增,道:“你骗我有甚么意义?你这尺脉按下去几近是空的,这不是肾虚到了极致还能是甚么?”他又顿了顿:“你这个年纪,肾虚成了这个模样,不是纵欲过分又是甚么?”
徐小乐见杨善说话没有涓滴拖泥带水,开门见山非常利落,心中更是对杨善高看一眼,道:“长辈极力而为。”说罢就要去看病人。
徐小乐看了他一眼,道:“男色也不可。”
徐小乐仍旧是那副惹人嫌弃的笑容,道:“我当然是笑你。”杨伟增正要发怒,徐小乐就说道:“你谨慎说话喔!我如果被你气走了,你非得叫一班庸医治死。”
杨伟增忍了忍,最后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你就不是庸医?”
徐小乐说地九真一假,还很有些误导的意义。他家固然七八代人都是大夫,但并不能得出他就是明医的结论呀。
徐有贞说的这位杨公,单名一个“善”字,在宦海上是驰名的不倒翁。特别叫人赞叹的是,他只是个秀才,却走到了正二品大员的位置。
徐小乐笃悠悠地给杨伟增摸脉,边说道:“医无三世,莫服其药。我年纪虽轻,却已经位列太医。敝宅自宋朝从医至今没有断过,你说我会不会是庸医。”
杨伟增惊奇地又看了徐小乐一眼,被徐小乐果断地顶了归去。他嘴唇爬动,毕竟是没有说出内心话。
在大师都感觉徐小乐跟天子朱祁钰说的那些话纯属作死的时候,杨善杨老头乃至还建言上皇出来接管群臣拜见呢,比徐小乐还作死百倍不止。
糊口真比戏文还夸大。
徐有贞却心中暗道:杨思敬以辩才闻名,殊不知他更是因人设言,只一个照面就把小乐看破彻了。
杨善的这个孙子是次子杨宗的儿子,名叫伟增。
徐小乐跟着徐有贞连晚餐都顾不上吃就出了城。
徐小乐上前道:“这位兄台,你不会说话就别胡说话,要死人的。”
杨伟增又对身边小厮道:“去跟大人说,此子真欺世盗名之辈,当早早赶出府去!”
小厮跳脚道:“你怎能如此污人明净!”
当然,徐小乐没死,杨善也没死,可见偶然候作死真不会死,关头还是看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