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儿八经的衙门打交道,可要比十几个不男不女的寺人和一群谨小慎微的低品级小吏轻松多了。
三天前,朝廷的公文送到。
即便是繁华的多数督府,平常经手的也是银票,谁会把白花花的银子一箱一箱抬进府里呢,何况还是十万两。
固然契书是抄的,但是杨勤信赖必然是有这么一份契书存在的。
大齐矿山分为官矿和私矿,自主朝以来,对于私矿开采办理严格,铁矿严禁私有。也就是说,大齐朝的铁矿全数为官矿。
“唉,就怕没有阿谁机遇啊。”
杨勤见过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但是他却没有见过十万两现银!
谁不想衣食无忧地出宫养老呢,但是现在的宫里和之前不一样了。
至于阿谁跟人跑了的抱琴,杨勤没有细问,这几个女子本就是费钱买来的,他交给她们的任务,也就是让她们把方先生的所做所为及时上报罢了,莫非还能希冀这些从未受过练习的风尘女子做甚么大事吗?
也就是说,今后今后,朝廷不在各大矿山设矿监,而由矿务提举司同一办理。
燕王身后,燕北郡王年幼,燕北军权落入多数督杨勤之手,太皇太后也在此时收回燕北铁矿的运营权。除了这些矿上原有户部和工部的小吏以外,太皇太后还从内廷派出十几名矿监。
“走吧,回都城端茶倒水,过几年寻个机遇放出宫来,买座小宅子养老。”
说实在的,这十几年来,除了在燕王的金铜矿上收益颇丰,燕北其他矿山,杨勤能获得的好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朝廷在燕北设矿务提举司,附属于户部,户部官员陈平为提举,孙国平为同提举,寺人王福为总矿监,现在燕北的十几名大大小小的矿监,各矿留下一名与王福交代,其别人回宫听候调派。
季四爷笑得见眉不见眼,他对杨勤道:“多数督,小民是来向多数督实施合约的。”
杨勤摸摸胡子,俄然想起了方先生,他叫过一名亲随,问道:“方先生那边可有信送来?”
这对于杨勤而言是利大于弊。
厥后燕北和西北战事频繁,兵器和各种武备需求极大,太祖天子便将这两地的铁矿交给两个儿子运营,燕北和西北有营建兵器之权。
这二十口大箱子里装的,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银子。
当初杨锦轩身后,杨勤让人把他的亲随全都带回燕北,从这些亲随口中,杨勤晓得了季四爷。
但是杨勤没有想到,杨锦轩曾经和季四爷签过一份契书。
何止是风尘女子,统统的女子全都尴尬大用,除了太皇太后以外。
他们都是寺人,能来燕北管矿是肥差,花了很多银子才从寄父干爷爷那边谋来的,幸亏这些年来他们也没少从中拿银子,但是这些银子里一多数全都送到都城送到宫里贡献了。
一斤是十六两,六千二百五十斤便是整整十万两!
十几名矿监齐聚多数督府。
骡车上的东西被卸下来,一口口大箱子抬进了多数督府,把小厅里堆得满满铛铛。
......
这些矿监都是寺人,但是他们不是去催促矿税的,而是这些矿山的实际办理者。
打发走这些寺人,杨勤对奉侍的丫环说道:“把他们坐过的椅子用过的茶碗全都抛弃,再把这屋里好好熏熏。”
杨勤道:“请他到前面的小厅吧。”
这时,一名小厮出去,奉上一张拜帖。
“季四爷,这是如何回事?”杨勤问道。
腊月二十三,燕北小年。
杨锦轩曾经约了季四爷在城外相见,以后不久便传出杨五老爷的死讯。
矿监们面面相觑,这个动静有些俄然,但是白纸黑字加盖朱印,千真万确是朝廷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