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话灵山 > [第96章 聚讲峰]

我的书架

暮色中的聚讲峰披着霞光,石像的表面与云海融为一体,仿佛仍在讲授永不退色的事理。峰巅石碑上班驳的笔迹记取:"石可碎也,而不成夺坚;丹可磨也,而不成夺赤。"山风里传来如有若无的吟诵声,那是千年不散的文气,在灵山的峰谷间回荡。聚讲峰的传说,是知识的丰碑,是传承的赞歌,更是人类对文明永久的守望——只要有人瞻仰星空,只要有人保护聪明,那些刻在石上的笔墨,便会永久在光阴中发光。

他解下腰间的韦编竹简,取山涧清泉研墨,狼毫在石壁上落下"格物致知"四字,墨痕未干,山风便卷着松针在空中拼出"知行合一"的纹路,每根松针都带着灵气,仿佛六合在照应他的心声。讲堂选址在三株合抱的古松之间,树皮上的虫蛀处被修成菱形窗棂,透光处可见云海翻涌,如置身瑶池。子时初刻,子墨在石案前备课,忽闻峰顶传来清越的鹿鸣,循声寻去,见岩缝中发展着七连累理芝,菌盖呈北斗状摆列,每片都映着分歧的卦象——乾卦象天,坤卦象地,震卦象雷,恰是六合赠送的"七政讲席",每株芝草的纹路都埋没《周易》玄机。

行至信州地界时,群山如青铜笔架横亘六合,最高处的平颠峰高耸而出,古松如巨笔倒悬,松针间漏下的月光竟凝成诗句般的光斑,在花岗岩上拼出"格物致知"的雏形。青牛俄然仰天长哞,蹄子踏在光滑的岩面上,竟踏出个"仁"字浅痕,墨色从牛蹄中排泄,顺着石纹伸展,如活物般发展。子墨抚掌而笑,衣袂拂过牛首:"此峰当名'聚讲',正合吾传道之心。"

6、文脉千年:薪火相传照古今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周敬王四十二年的暮春,鲁国的硝烟如恶犬追着残阳,子墨牵着青牛踏碎最后一片战乱的月光。牛铃在沉寂中碎成细响,惊起寒鸦数声,却惊不散他眉间的忧愁——自孔丘夫子归西,礼崩乐坏愈演愈烈,诸侯争霸的铁蹄踏碎了诗书礼节,他背着半卷《尚书》展转千里,只为寻一处能让文明火种持续的净地。

5、墨魂归寂:赤忱化石铸文魂

4、云战文锋:笔墨为兵抗天军

讲堂垂垂聚起三十六位弟子,有农夫之子、樵夫之女,亦有流亡的贵族后辈。子墨教他们辩日影定骨气,观星象知农时,更在石坪上画地为卦,以灵山十泉比附"九流十家"。他常赤脚站在草地上,指着抽穗的麦秆:"道不远人,田间禾苗的发展,便藏着'生生不息'的易理;溪中游鱼的摆尾,暗合'顺势而为'的聪明。"最动听的是"仁者之辩",仲秋之夜,山雀坠入烛火,翅膀被灼伤。子墨捧起小生命,血珠滴在他青衫上,问众弟子:"鸟兽草木,可堪为友?"弟子公明抱拳道:"人贵物贱,自古如此。"子墨点头,取来捣烂的蒲公英敷在雀翼:"《庄子》有云,'六合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仁者之心,当如灵山之泉,泽及万物而不争。"

最凶恶时,三坛海会大神祭出乾坤圈,金光如骄阳压顶。子墨不慌不忙,取过伯鱼手中的算筹,在石案上排挤"洛书九宫阵",哄动灵山十泉之水,化作八卦水阵。水幕中闪现历代贤者身影:大禹执耒耜治水,后稷播百谷教耕,孔子乘牛车周游各国,每道身影都带着人间的炊火气,竟将仙术一一化解。峰顶的连理芝收回七彩光芒,与弟子们手中的竹简相照应,在云端拼出"民胞物与"四个巨字,每个笔划都如泰山压顶,让天兵的兵器纷繁落地。

寅时三刻,子墨感到心力交瘁。他望向弟子们眼中的担忧,想开初登聚讲峰时的誓词:"愿以百年心血,换人间千年灯火。"指尖在石案上写下最后一个"教"字,墨迹化作青鸟,飞向每个弟子的眉心——那是他耗尽毕生文气种下的"聪明种",能让知识的火种在人间永不燃烧。

推荐阅读: 超凡都市:开局给大嫂上强度     我和女神流落荒岛的日子     异界之英雄联盟商场     捍宝     重生之都市修仙1     重生之无敌仙师     末世七十二变     女祸三国     夺命者游戏     穹霄之上     逆世狂神     爱上单纯小女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