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的校场上,秋风猎猎,旗号招展。肖正业从凉州风尘仆仆赶来,身后簇拥着武关的将校,而台下则整齐列队着尘岳麾下的一千多名将士。这些兵士个个挺胸昂首,目视火线,气势如虹。肖正业目光扫过世人,神情激昂,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大声宣读:“尘岳所部,不畏艰险,深切敌后,奔袭百里,击溃敌军,活捉反贼,扬我凉州军威!经凉州府议定,特赐营名——山字营,今后准予直立营旗,布告全军,以彰其功!望尔等如巍巍山岳,不动则已,动则势如排山,战无不堪!山字营校尉,尘岳,上前接旗!”
送走王公公后,尘岳独安闲营帐中深思,衡量着此中的利弊。他深知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毫不能轻举妄动,以免引火烧身。恍忽间,他仿佛感遭到朝堂之上正有一张无形的诡计之网在缓缓展开,但详细题目出在那里,他却一时难以捉摸。
与此同时,都城的封赏令也快马加鞭地送到了武关。此次宣旨的寺人不但带来了圣旨,还带来了赵子才和常天虎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武关的将领们再次齐聚一堂,恭敬地听候圣旨。
“公公,边陲粗陋,没甚么好接待的。这是本地特产的烤羊腿,风味奇特,您尝尝。”尘岳笑吟吟地举杯,语气轻松,却并不急着发问,只是暗中察看对方的企图。王公公微微一笑,淡淡道:“将军言重了。老奴怎敢劳烦将军接待?这燕戎的酒虽好,但比起我朝御酿,毕竟差了几分火候。”言语间,他的客气显得格外陌生。
几杯酒下肚,王公公见尘岳还是不主动开口,终究按捺不住,轻咳一声道:“老奴此番前来,除了宣读圣旨,还替宇文家向将军称谢。临行前,兵部尚书宇文成化大人特地交代,若非将军神勇,反贼难以伏法,他儿子的在天之灵也得以安眠。为表谢意,大人特赠黄金五百两。”
在端方的框架内,这番话确切值得考虑。既然你是兵部尚书,我的顶头下属,那么只要你开口,我天然照办。但如果超出了端方的范围,那就恕我无能为力了。毕竟我不过是个小官,实在帮不上甚么大忙。
周如海刚接完圣旨,宣旨的寺人便笑眯眯地开口:“哪位是尘将军?”尘岳心中迷惑,却还是站了出来。
“老奴听闻尘将军练兵有方,山字营此次破敌,缉获了很多燕戎美酒。老奴厚着脸皮,不知本日可否去营中一观,趁便讨杯酒喝?”宣旨寺人王公公笑容可掬,目光意味深长。
王公公闻言,对劲地笑了笑,回身拜别。看着寺人远去的背影,尘岳低声问道:“他此行恐怕不止是讨杯酒这么简朴吧?”周如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别藐视了这些都城来的人。能在天子身边奉养的寺人,哪个不是人精?若我没猜错,此事应与宇文家有关。早晨你便晓得了。不过,你要记着,京官交友边军将领是大忌,既要掌控好分寸,也不能获咎人。临走时塞些东西给他,到了都城,他也能替你美言几句,何乐而不为?”说着,周如海竟也笑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王公公多么夺目,早已听出尘岳话中的弦外之音。不过,宇文家早有交代,只要对方没有劈面回绝,便算完成任务。因而,王公公心对劲足地又喝了几杯,随后起家告别。临行前,尘岳特地叮咛薛天奉上一包金子,王公公见状,笑得合不拢嘴,心对劲足地分开了。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武关众将士出奇制胜,勇挫敌军,活捉反贼,特赐酒肉金银犒赏全军,以振军威。武关主将周如海领军有方,赏黄金千两。尘岳因俘敌有功,正式加封为正五品骑军校尉,赏黄金百两。赵子才、常天虎头颅传视边关各城,以儆效尤!钦此。”此前,尘岳的校尉之职是因武关将领完善,由肖正业临时汲引,现在终究获得了朝廷的正式封赏,可谓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