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面有不甘,抬手抚了抚歪了的钗环, 冷声道:“就算如此,那也是他们亲身来同哀家说。安阳侯夫人, 你归去吧。”
说罢,太后皱了皱眉, 那眉间的皱纹几近能夹死一只蚊子。
“儿臣那里敢,儿臣也想着为母后分忧,因此前些日子,便跟着一并去寻那岷泽县的女子去了……只是叫李大人先了一步。儿臣帮不上母后的忙,这才无法而返。谁成想回到宫中,还遭母后如此斥责。”
又岂有尽听他们之理?
“免礼,起家吧。”太后嘴上固然是如此说,但面上却不见一丝暖和之色,她道:“这些日子越王殿下在忙甚么?倒是将哀家抛到脑后去了。”
安阳侯夫人也不活力,起家便辞职,带着丫环款款行出了永安宫。
太前面上火气顷刻消逝无踪, 反倒多了几分柔色。
先帝在时,当时的淑妃也就是现在的太后正得宠, 却始终诞不下皇子。偌大皇宫, 竟只要萧弋一名皇子。惠帝见血脉凋敝, 心下也焦灼不已。以后便请了一名申明赫赫的羽士到宫中。
“他们都是如许想的,但他们当中,读书人居多,更有世家出身的贵族。他们要脸面,要狷介之名。他们盼着皇上不亲政,但他们不会去说,不会去做。他们挑选……让您来讲您来做。您不拦,那本就理所该当,他们固然心下绝望,但也不会如何。”
永安宫中这才褪去了暴怒的气味,转而多了几分欢愉力。
太后越念叨越火起,她一巴掌拍在桌案上,顺势更扫掉了茶壶和桌案上的摆件。
她轻嗤道:“他还晓得来向本宫存候?让他出去吧。”
“哀家岂会怕了他们?”
萧正廷点头,脸上笑容更大,道:“恰是这个理。就算皇上如愿亲政,届时先头疼的是满朝的大臣,他们自会相互管束,皇上要夺权,还远得很呢……”
她原觉得这安阳侯夫人是个聪明的, 本来倒是个说话不入耳的!既如此,那还让她进宫来陪着说甚么话?从速滚了,免得瞧了心烦。
“是。”
太后现在闻声“封后大典”四字,便感觉气血上涌。
只是皇子是认了,但到惠帝死时,他都再无血脉出世。
她身在深宫,纵使手中握权,到底及不到前堂去。前头是个甚么景象,她便只能靠萧正廷来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