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借助沈千万的案子,把任光弼调离都城,待案子办砸,便能够名正言顺撤除皇上的亲信。不过,他可向来没想过,任光弼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把案子给破了,不但救出沈千万,还帮手陆允中剿了盗贼山的匪窝,消弭一方匪患。正因为没有考虑任光弼破案,以是,魏忠贤没有作第二手筹办,在半途制造点不测,杀死任光弼。倘若魏忠贤考虑到任光弼会有破案的能够性,他也不敢冒然行动撤除任光弼。因为,任光弼有甚么闪失,皇上毫不会坐视不睬的。只要不是他动的手脚,魏忠贤就不消担忧受此连累,被皇上猜忌,更有甚者会增加皇上对他的不满,拉剧了相互水火不容的局面。
魏忠贤径直走上堂,摆布两个寺人端来茶水,又有几个寺人扼守门外,这架式比一品大员还要场面。当寺人当到这个份上,真是祖上冒青烟烧高香了。
何况,崇祯喜怒无常,比熹宗还要难以揣摩,魏忠贤更要谨慎行事。
自从熹宗驾崩,崇祯当了天子,熹宗膝下无子,崇祯带孝三个月,因为客氏是熹宗的奶妈,崇祯虽对客氏扰乱后宫诸多不满,却也因皇兄英魂未散,也就不忍肃除客氏。但是,熹宗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狼狈为奸,害得熹宗绝后,制造多少冤案错杀多少忠良,乃至形成东林党几度灭尽。崇祯当了天子,这二人不知收敛,持续明目张胆地来往,将后宫弄得乌烟瘴气,嫔妃们怨声载道,无不骂客氏是个老巫婆。
魏忠贤神采不定,道:“那是何人所为?”
“部属感觉,是罗罡的朋友。这伙人第一次在永安设下埋伏,没有救出罗罡。第二次在天香阁设想,掳走任大人,应当是为了替罗罡报仇,或者想要用任大人作为人质互换罗罡。”
自从崇祯当了天子,魏忠贤就没有安生过,脚底下走路,这脑袋瓜子都在揣摩,如何肃除崇祯、如何肃除皇后娘娘,以及如何拥戴下一个天子即位受他掌控。不知不觉出了后宫,在小寺人的引领下,来到内廷一间偏房。
魏忠贤刚从后宫走出来,听小寺人禀报翰林院学士李宗明求见。在三两个小寺人的伴随下,大摇大摆走进内廷。
细心想想,魏忠贤倒是感觉现在欢畅得太早,皇上对于这件事的态度,是信赖陆允中写的折子,还是思疑凶手另有别人。这些都不好说,毕竟,新天子不受他节制。
魏忠贤能够压下别的折子,唯独陆允中的折子压不了。任光弼是皇上钦点的钦差大人,看似办了一件微不敷道的案子。不过,这也是皇上即位以来,在朝中安设第一个亲信大臣的行动。
小寺人拿着折子,一刻也不敢担搁,这就把折子送到御书房。
魏忠贤窥视奏折,早在熹宗年间养成了风俗。即便新天子即位,他也改不了窥视奏折的坏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