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辰 > 第五十五章 龙颜一怒重振威11

我的书架

崇祯细心想想,魏忠贤说的话也有必然的事理,且先不必考虑袁崇焕是否仗着赫赫军功有谋反之心,这些年辽东战事也培养了很多有实际作战的将才,少了他一个袁崇焕,莫非我大明就没有会带兵兵戈的将军了吗!毕竟是一个没有政治脑筋的少年,崇祯还是不太体味,袁崇焕除了会兵戈,在军中另有很高的威望。将军会兵戈,失了威望,也是空谈。

措置好辽东战事,崇祯这内心直打鼓,也不晓得祖大寿这小我靠不靠谱,可否阻击皇太极南下还是一个未知数。只是,君无戏言,崇祯是在大臣们的鼓动下,一时作出了弊端的决定。现在想想,另有点孩子气的忏悔。当然,贵为九五之尊,立于万人之上,崇祯就算把肠子悔青了,也不能出尔反尔,收回成命。现在,只能赌一把。听起来,崇祯对待国度大事还是儿戏了些,连他本身也搞不清楚,这满朝文武,到底有谁能够镇守辽北!

祖大寿当了兵部尚书还不到一年,是从云南被调返来的。兵部尚书是朝中二品大员,掌管军事。祖大寿想不明白,魏忠贤为何盯着他,要把他从兵部尚书的职位上拉下来,调任辽北。

既然祖大寿都主动请缨了,崇祯也没甚么可说的了,借坡下驴道:“好,朕允了。宣朕旨意,本日起,任祖大寿为震辽总兵,统领辽东军务,阻击皇太极,不得有误!”

毕竟是当了兵部尚书还不到一年,祖大寿在这个位子上,根底没有扎稳,是个临时工,他的顶头下属,说换人就换人,不需求来由的。

而现在,熹宗驾崩,崇祯做了天子。想当年,熹宗听了魏忠贤的谗言,弃袁崇焕不消。不代表,崇祯的设法和熹宗一样,也要听信魏忠贤的谗言,弃袁崇焕不消。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下满朝文武,道:“各位臣工,朕即位以来,辽北隐患国事吃紧。先帝在位时,另有能臣武将禁止努尔哈赤,缔造了辽弘远捷,镇守辽疆守我大明国土不容侵犯。然,先帝驾崩后,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辽东又开端发兵肇事,诡计南下侵入中原,扰我大明江山。今,江南灾情甚烦朕心,朕惶恐皇太极趁我大明军心不稳,趁虚而入。辽东战事一日不平,朕的江山一日不安。各位臣工,谁愿担负此任,镇守辽东,守我大明国土!”

满朝文武见崇祯发话,事关国度大事,江山社稷,作为臣子岂敢坐视不睬。臣与臣之间,端倪传情,察言观色,似要达成分歧,才敢发话。

经历了小寺人的刺杀,撤了魏忠贤侍君之职,换了寺人总管王承恩,这是崇祯即位以来,清算寺人个人严峻的办法鼎新,某种意义减弱了魏忠贤的权势。或许,在别人看来,崇祯因为小寺人的刺杀,就算逃过一劫,也会在内心留下暗影,吓得不敢上朝。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死里逃生的崇祯,瞥见任何人都会想起小寺人刺杀他时透暴露凶恶的眼神。但是,崇祯毕竟是崇祯,不是熹宗,不像他哥哥那般窝囊,落了水没被淹死,活活被吓死。

此人是左都御史崔呈秀,是魏忠贤的翅膀亲信,奏曰道:“启禀皇上,先帝在位时,袁崇焕有谋反之心,被削职。现在,辽东战事又起,启用被先帝削职的将领,臣担忧将士们不平,恳请皇上三思!”

施凤来是个老滑头,当年袁崇焕击退努尔哈赤,缔造了辽弘远捷,熹宗甚为欣喜,筹办封赏袁崇焕为护国大将军。只因,袁崇焕为人朴直,不喜和魏忠贤有政治上的来往。魏忠贤就在熹宗面前说袁崇焕的好话,说袁崇焕杀了努尔哈赤成了辽北最高将领。如果,这时候封赏袁崇焕,封他为护国大将军,莫非就不怕他在朝中职位降低,成了全军统帅,到时候向辽东推行战事,杀了努尔哈赤的子孙占据辽阳。肃除了努尔哈赤的余孽,到当时,全部辽北、辽东都在袁崇焕的手中,就不怕袁崇焕成为第二个努尔哈赤吗!

推荐阅读: 电影世界穿梭门     家有妯娌     校园最强狂少     农门福妃     夜色撩人     恶魔之愿     港娱1975     买个手机通位面     隔着时光爱你     女帝,你也不想灵气枯竭吧     魔都深渊     闪婚老公太凶猛1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