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渐渐到了洪武二十三年的新年,颠末朱元璋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大明的经济和民生由元末时的一派残落开端渐渐规复,百姓们囊中不足钱,瓮里有剩米,故明初的新年也一年比一年热烈,特别临淮县富户极多,春节时分更是热烈,家家户户去尘秽、写春联、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膀大腰圆有力量的男人则聚在一起打年糕,杀猪宰羊,砍松枝熏腊肉,妇女们则早早地酿了米酒、备了年货,又忙着扯花布做新衣,孩子们最是欢愉,邻近新年他们口袋里的零费钱也多了几文,各种平时少见的小吃和好玩的别致玩意也连续退场了。
“临时不说,你出来就晓得了。”马师爷卖了个关子,呵呵一笑,迈着方步走了。
李维正换了公服便快步向三堂走去,此时恰是午休时候,县衙里非常温馨,大部分人都去用饭了,刚走到三堂门口,却劈面见马师爷走了出来,他瞥见了李维正便笑眯眯道:“李哥儿,要宴客啊!”
昨天下了一夜的大雪,临淮县的大街冷巷已是银装素裹,房顶和大树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大街上的积雪因人行走而熔化成玄色,使得门路非常泥泞,行人走路都谨慎翼翼,恐怕一不谨慎便跌进泥潭里,坏了一年的运道,天空中仍然在飘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可上天便溶解了。
店小二跑进厨房配菜去了,哑妹却从随身的丝袋里取出一本白纸和一支铅笔,铅笔当然是李维正的发明了,他曾在宿世的兴趣小组里做过铅笔,另有一点印象,实在也很简朴,没有石墨,就把把徽墨碾成粉,和黏土搅拌在一起,再请木工做一支中空笔身,将黏土墨粉灌注在内里烘干便可,这个小发明是他为哑妹而量身定做的,出门在外总不能随时带着笔墨纸砚吧!不过发明固然超前,但在书法流行的中国当代却不会有甚么市场,李维正也没有想过将它推行。
.......
“给我上八个菜,荤素搭配你们本身决定,但必然要你们的招牌菜。”
.......
“那真的对不住五哥了,下次必然补上,请五哥随我来。”
小二面露难色,“不瞒五哥说,小店的雅室年前便定满了,现在都有人,要不五哥稍等一等,我看哪间快吃完了,给你留出来。”
张知县没有当即答复他,他渐渐走上前打量了一下李维正笑道:“明天李县丞提出你身无功名,不宜再担负县里的吏职,并发起年后由他侄子来代替你的职务,本县很不觉得然,本县以为你做得很好,临淮县每逢年底上面就会有人来查抄治安,年年都被找出一大堆题目,但明天却一个题目也没有,本县还是以被知府夸奖,这多亏了你,以是本县决定,你只是兼替秦典史的职位,现在你手中的事情还是由你全权卖力。”
哑妹想了想,又笑着写道:“那为何不点九个菜,意味天长地久。”
“部属李维正拜见知县大人!”李维正躬身施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