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首相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的书架

“玄翁,王元宾这句话,就是‘朝廷亦共享战役之福’这句!委实分量不轻!”当晚,高拱一到吏部直房,张四维、魏学曾就跟在身掉队来了,魏学曾拿着王元宾的奏本,指末了尾道,“一个下野的阁揆,人虽未死,却阴魂不散,搅得朝廷不得安宁!他不消停,朝廷竟不得享战役,令人扼腕三叹!”他把奏本往高拱书案上一丢,“他竟然还想东山复兴,以压民气,真是可爱!”

次日,吏部接到了王元宾的奏本。张四维阅毕,不敢批司,送给魏学曾看。魏学曾看了一遍,忿忿然道:“可爱!”两人相对唏嘘很久,议定待晚间高拱到部,叨教体例后再批司办文。

高拱叹口气道:“王元宾有‘臣窃为阶惑之’之语,我也为徐老惑之,不知他何故如此。”

“躲避?”殷世儋一脸茫然地反问。

“元翁,此事吏部会如何区处?”殷世儋忍不住问。

“苏松乃财赋所出,似这般都投献到朱门,赋税岂不都转嫁到小民头上?”高拱越听越愤恚,“难怪吴地贫富差异愈演愈烈,皆毫富之家贪得无厌而至!也难怪江南缙绅不能容忍海瑞!”

“为恶多端,好处庞大,为自保又为保利,必各式弄权!”魏学曾道,“自玄翁复起,都城宦海就一向暗潮澎湃,这背后,少不得徐阶的影子!以学曾看,这就是一颗毒瘤,不如痛下决计,一举割除之!”

“就怕树欲静而风不止!”魏学曾道,“不上紧防风,终遭其摧折也未可知。”

高拱轻叹一声,想决计躲避的话题,不得不再次提起,他担忧王元宾掌控不住,疏涉张居正,忙道:“历下,既然此疏烦复,就不再说了,批交吏部题覆就是了。”说着,看了张居正一眼,却见他低头抚弄着案上的羊毫,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但目光游离,不断地变更坐姿,一看可知贰内心非常严峻。

“顾绍挑衅是非,不敷为凭!”高拱烦躁地一扬手道。

看得巡查中兵马司御史王元宾题称,湖广汉阳知府孙克弘钻求升官,乞要罢斥。为照孙克弘不思圣世腐败,乃敢企图钻剌,官常不谨,已可概官。法纪甚严,自难轻贷。既该御史参论前来,呼应议拟:合候命下,将孙克弘姑照素行不谨例,冠带闲住,觉得趋奉求进者戒。

高拱满脸痛苦地摇了点头,道:“不要因枝节事扰了大局!”

张四维一看,只见上写着:

殷世儋觉得高拱会如获珍宝般地欢畅,却见他暴露不耐烦的神采,甚是不解:“元翁,此事干系严峻,关涉前宰,内阁还是先议一议为好。”

张四维曾暗中帮助徐璠开店铺,说不定王元宾疏中所说徐忠等人领徐琨本银一万八千两,就是他给的。是以此时他也有些心虚,生恐高拱决计彻查,忙道:“玄翁,确庵,徐老久历内阁,两朝元老,皇上刻薄,岂肯不终笃旧之仁?何况,徐老弟子故旧遍朝野,牵一发而动满身,胶葛这件事,必滋扰大局,得不偿失。”

“持续?”殷世儋问了一句,低头又读起了疏文,“亦有华亭人朱堂、王忠、沈信、沈学究连续投入徐府。朱堂改成徐堂,沈信改成徐信,并同雇工唐艾,领徐璠本银二万两;王忠改成徐忠,沈学究改成徐学究,与蔡元、张恩、沈耀,领徐瑛本银一万八千两,倶于东安门外,假以开张布店为由,倚势在京营求厚利。”

阁臣刚在中堂坐定,轮值执笔的殷世儋就一惊一乍地说:“喔呀呀,巡城御史王元宾所上的这道《缉获钻刺犯人孙伍等疏》,厚如簿册,眉目庞杂,若不一字一句读完,恐诸公如坠雾中,不明就里。”

“拟‘吏部晓得’就完了!”高拱一扬手说,“议别的。”

推荐阅读: 倚天之屠尽群雄     田园小当家     香蜜沉沉烬如霜     我变强了,也变矮了[综]     嫡女重生之一品世子妃     变身之日出东方     豪门游戏:公爵,你好!     雄霸阴阳     超级大文豪     开玩笑我怎么可能是神     虐渣快穿直播间     名门天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