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望着窗外的紫竹,心中思路万千,对明日的修炼,既满怀等候,又尽是忧愁。
他悄悄放下朱雄英,将常梦月揽入怀中,低声道:“常姐姐,先生之意,恐父母难入修道之门。然我等既具根骨,或可为大明,为百姓,踏上此途。只是,这将来之路,尽是艰巨与痛苦,你我需得联袂共对。”
季如风言罢,率先前行。
厨房当中,常梦月正淘米做饭,听闻此言,不由竖耳聆听,心中对修道之事亦充满猎奇。
“人活七十古来稀,此乃凡人寿数。纵我有逆天改命之能,上位亦难逾七十一之龄。娘娘命格本为六十五,然受上位禁止与吕氏暗害,仅享年五十一。因我之故,吕氏将提早亡于上位之手,然上位脾气难改,娘娘终难活过六十五。”季如风腔调陡峭,却似声声重锤,敲打着朱标的心房。
心下了然,阔别了朱元璋与吕氏,此二性命格自是有了转机。
朱标如遭雷殛,刹时呆愣,脸上的笑容僵住,眼中尽是震惊与踌躇。“这……”
而常梦月则轻抚着朱雄英的小脸,暗自思忖着这突如其来的运气转折,不知将来等候他们的究竟是何种风雨。
跟着季如风的讲授,朱标二人仿佛翻开了新天下大门。
庐内,竹椅、竹凳、竹床、竹碗等一应竹制器皿摆放整齐,皆由紫竹制成。
竹林间,三间茅草庐悄悄耸峙,草庐右边,一汪水潭,潭水澄彻,其间荷花袅袅娜娜,暗香幽然飘散,为这方喧闹六合更添几分高雅。
“先生既引我来此,莫不是我也可修炼?修炼以后,可否如先生那般御剑飞天?”朱标语带孔殷,眼中尽是神驰。
“道法天然,吸纳六合灵气,将其引入体内,通过经脉会聚到丹田。就像是在身材里打造一个灵气的“储备池”。修炼者需求平心静气,遵循特定的功法运转灵气线路,这个过程很讲究节拍和指导体例,将灵气炼化为真气,这个过程稍有差池便能够会“走火入魔”。”
朱标与常梦月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抱起朱雄英,紧跟厥后。
朱雄英似也感遭到这凝重的氛围,乖乖地坐在一旁,小手玩弄着竹叶,小眼睛却不时看向父母与季如风。
朱标听得当真,依言尝试指导体内气味,常梦月亦在旁埋头修习。
是夜,月光如水,洒于石门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