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张笑呵呵的老脸,李谦脑海中只闪现出了三个字――笑面虎。
“伯父莫要诳我,我这能算多大的事儿?其别人干得还少了?”
“伯父莫要冤枉小侄!”
李谦眉头一跳,继而瞪大了眼睛道:“伯父可莫要冤枉小侄!”
“呵呵,你小子倒是谦善得很!”陶晟笑着指了指他,说道:“老夫似你这般年纪时,还只是个国子监生,哪能有你这般成绩?”摇了点头,持续道:“提及来,你都还没我家那几个不争气的小子年纪大呢,瞧瞧他们现在是个甚么德行?”
浙江现任的按察使名为陶晟,父亲陶安是前朝的举人,曾任明道书院山长一职,厥后投奔了朱元璋,成为幕府之官,其间多次献有良策。厥后得授翰林学士,洪武初年又转官江西,任行省参政一职,卒于任上。朱元璋得知动静后,亲致祭文,遣使记念,追封其为“姑孰郡公”。
“伯父莫不是在说大话吧?”李谦一脸思疑地看着他道:“小侄虽未曾熟读国朝法规,《大明律》却也是看过一些的,傻妞现年才八岁------”
“李大人用不着与他普通见地,此人是从京里调来的上差,牛气得很!常日里,便是连我们大宪,都没让他放在眼里过。”
“伯父真有体例?”
差役瞥他一眼,心说此人忒也不懂端方,胆儿也挺肥!哪见过有人会在等待臬司大宪访问的当口,还急着先跑去解手的?
“伯父无妨细心想想,”李谦一脸气愤地自辩道:“小侄身为贤人门徒,学的乃是孔孟之道,岂会有此禽兽之行?若说这是究竟本相,岂不屈辱了我这两榜进士,天子弟子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