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里一共说了三件事。
最后又加了一句,国法大于天,性命大于天。事关性命之事,唯国法能够措置,如人的确有取死之处,需由相干人等呈报官府讯断——凡是以族法、家法等为由,擅自正法族人、家奴、后代等任何人等,以用心杀人罪论处。
胤祚笑嘻嘻递上一个折子:“已经写好了!”
“这些等他返来,你自个儿问他!”康熙拿着折子敲他的头:“朕在问你,东洋那一摊子,让谁去比较好?”
康熙见他跟饿死鬼投胎似得,没好气道:“一来就只惦记吃的,这是专门来蹭饭来了呢?”
胤祚却分歧,底下的人只要将该做的事儿做完了,剩下的时候就相对自在一些,但如果连本职都做不好,便要罚银,降职……比方端茶倒水做不了,就去扫地,扫地扫不好,去洗衣服,衣服洗不好,去倒夜香……如果连续两次降职,直接送回外务府,这辈子别想出头了。
胤祚聪明的躲开,抱怨道:“朝廷大臣我又不熟,我如何晓得派谁去比较好?依我看,此人还得八弟自个儿选比较安妥——那边是甚么环境,他最清楚,别随随便便派小我,把他运营的大好情势给粉碎了。”
旺财嘀咕:“打猎吃肉的和尚,那还叫和尚吗?”
旺财见了昨儿那阵仗,一向担忧他家主子和康熙端的闹僵了,闻言大喜:“那敢情好。”
胤祚怒道:“呸呸,你才做尼姑!”
清军入关,那些崇尚“身材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连头都剃了,可见在强权面前,民意这类东西力量真的很微小……朝廷让他们剃头都做到了,束缚几个家生子应当不成题目吧?
胤祚道:“儿子听四哥说,我们大清在士、农、工、商以外,还存在贱籍。浙江有惰民、陕西有乐户、广东有疍户、江苏有丐户另有安徽的伴当、世仆……这些人,都是前朝的时候,先人犯了事儿,才累及子孙万代。要儿子说,他们先祖犯事儿,还是前朝犯的事儿,和我们有甚么干系?赦了他们,编入正籍,既能收拢民气,又能增加劳动力,不然这么多人只能以乞讨、卖身、唱戏为生,对民生半点帮忙都没有,白搭米粮。”
康熙啧啧道:“先前朕说大赦天下,是谁说将那些作奸不法的放出去,祸害良民,算甚么大赦?如何这会儿又改了主张了?”
胤祚道:“爷当和尚,你也跟着当和尚不就得了?莫非你还想娶老婆啊?”
“四哥啊?”
胤禛沉着脸,将人安设在床上,宫女出去送了热水毛巾、醒酒汤之类的,就被他打收回去了,亲身给胤祚擦了脸,脱了鞋子和外套,盖上被子,也不急着走,就坐在床边看起书来。
每次早朝有专人记录,早朝后将成果发往各部及处所。
第一就是方才他提到的,打消贱籍,将惰民、乐户、疍户、丐户等开豁为民,编入正户,今后能够处置其他行业,且子孙后代能够科举入仕。
“没有。”旺财道:“是雍郡王拿着翻了下。”
总理朝务甚么的,胤禛熟啊,他做过天子的!
这会儿天晚了,又下着大雪,便是当值的主子也缩在和缓的处所烤火,不当值的更是早早睡了,偌大的太子府,显得更加冷僻。
可贵一个大好天,阳光光辉的的确要亮瞎人的眼,索额图死了,胤礽圈了,陵普这些虎伥处决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内心没压着这些血案,胤祚感觉天都蓝了几分。
第八十二章
胤祚欣喜道:“八弟要返来了?这么快!他没受伤吧?挣上银子没?和那些人兵戈没?”
固然胤祚说的冠冕堂皇,但康熙那里不晓得,他是对胤礽之事还是耿耿于怀,这折子里一件件,都是不但愿呈现更多被迫为奴,乃至被人虐杀之人,叹了口气,道:“此事干系到的,不但是汉人贵族的好处,也会引的很多满人不满,容朕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