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除了一版,2、3、四版最好都用口语文,要浅近易懂,报纸不但只是给士绅看的,也要给商贾百姓看,文绉绉的,没人情愿读。”
三年?易满足听的暗笑,三年后这个时候鸦.片战役已经发作,到当时候,朝野高低的重视力都在战事上面,满朝文武一个个都为战事焦头烂额,谁另有闲心来存眷他?
“用口语文?”潘仕明皱了皱眉头,道:“口语文士绅怕是不肯意看,再则也得考虑是否有士子情愿撰稿。”
“如此也好。”伍秉鉴缓声道:“不然老夫真担忧元奇会背上一个恶名。”
伍秉鉴脚步一顿,道:“你不会是想再策齐截次生丝崩盘吧?”
“《论西洋国债》?”潘仕明道:“满足撰稿?”
“元奇在京师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易满足说着道:“还的劳烦长青跑一趟粤秀山学海堂将君湖兄请来,我的赶写一篇《国债论》,明日午前要呈上去。”
易满足笑道:“一会君湖兄要来,让他撰稿。”
两人说着进屋,潘仕明将设想好的报纸摊开在桌子上,道:“一版邸报,二版是贸易,三版是西洋见闻,四版是茶余饭后。”
易满足点头道:“卖,但别卖的太急,免的对方起狐疑,连续卖出四五万担再大量兜售,给你一天时候,明天中午摆布就放出动静,说是顺德丝商在搅乱茶市,说粤海关清算行外商,就是为了制止丝商从茶市将银子赚走,没人跟风,他们的茶叶就会砸在手里。”
易满足现在最怕的事情莫过于提笔做文章,古文根柢差尚在其次,首要还是他那一笔字见不得人,前一篇《铁路兴国十八条》他就是请的马应龙捉刀,此次当然也不例外。
见他不吭声,伍秉鉴转了话头,道:“元奇现在有才气承揽五百万的国债?”
“全部茶市都沸腾了?”易满足皱了下眉头,将黄子昌领到大榕树下的石桌旁,径直在石凳上坐了,才道:“这可不是功德,一旦茶价持续上涨,必定有很多人会跟进,没人信赖元奇会再次打压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