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高低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消,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鬼谷子反应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成。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贤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善也,而民安之,不知其以是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以是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以是服,不知以是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敷而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构造也,以是封闭情义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以是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稳定,遨游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成示以五色,无耳者,不成告以五音。故不成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成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前人有言曰:“口能够食,不成以言。”言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凡趋合倍反,计有合适。化转环属,各有情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贤人居六合之间,立品、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群众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情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是故贤人一守司其流派,打量其所前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宝贵:有为以牧之。核定有无与实在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务实在,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成,明审其战略,以原其同异。聚散有守,先从其志。
鬼谷子捭阖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贤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钳而纵,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