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典故轶事
夫人梁氏(梁红玉):"尝于军中助王督兵,屡建奇功,诰封一品贤德夫人"。
雕塑背后是蕲王庙前殿,殿前里有一对古时的石狮,殿中摆设着十余方清朝、民国的石碑,记录的是一步
岳飞父子被捕下狱,秦桧把持朝政,无人敢言,但韩世忠不管这一套,他面见秦桧,劈面批评道:"岳飞父子何罪?为何将其关押?"秦桧答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斥道:"‘莫须有‘三字能服天下吗?"老友劝他,获咎秦桧今后难逃抨击,而韩世忠却说:"今吾为已而附合奸贼,身后岂不遭太祖铁杖?"
在南宋政权内部始终存在着抗战与投降之间的斗争。以岳飞、韩世忠等战将为代表的主战派,回绝让步投降,反对与金媾和;而以秦桧等文臣为首的士族权势,诡计偏安一隅,是以,反对抗战,主张让步媾和,终究走向了屈膝投降的门路。
韩世忠,出身于浅显农夫家庭。自幼喜好练武,学习刻苦当真。少年期间就有过人的力量。脾气憨直仁慈,喜好行侠仗义。不慕功名。韩世忠长到十6、七岁时,生得身材魁伟高大,浑身是劲儿,勇力过人,故乡有人对他说,有如此好的工夫,应当去从戎为国效力。因而,年仅十七岁他就参军当了一名流卒。韩世忠画像
杨万里:"异时名相如赵鼎、张浚,名将如岳飞、韩世忠,此金人所惮也。"
6、家属成员
1939年6月,蕲王万字碑被飓风吹倒,碎为十余块,1946年才由本地灵岩寺方丈妙真等请工扶正。可惜碑已断碎,只好分两段并立。束缚后又停止修整加固,供游人观仰。
《临江仙》
韩世忠身边兵未几,就在盐城一带汇集散卒,构造起几十人的军队,从海上来到常熟。约见张浚等人进兵到秀州,然后诈称休兵,不再进步。实际暗中作攻城的筹办。苗傅、刘正彦知韩世忠来攻,就俘虏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作为人质。宰相朱胜非已冒充服从苗、刘,对他们说,与其逼韩世忠战,不若遣梁红玉去安抚韩世忠,只要韩世忠能降,大事可成矣!苗、刘公然让使者跟从梁红玉去见韩世忠。梁氏回到丈夫身边,使者到来后,韩世忠烧了圣旨,砍了使者,命令打击杭州。韩世忠在杭州北关击败叛军戍守军队,苗、刘惊惧,率二千主力逃窜。
韩彦古:(?--1192),字子师,延安(今属陕西)人,世忠第四子。官至户部尚书,绍熙三年卒。
韩世忠墓3米,连同龟趺碑座高达10余米。碑文共88行,每行150字不等,总计约13200余字,以是人们都称其为"万字碑"或"蕲王万字碑"。碑文的首要内容是记叙韩世忠的抗金事迹,凸起他朴重恐惧、忠愤狠恶的爱国精力。如碑文写道:"桧(指秦桧)主议(指媾和)甚力,高傲臣老将万口和附。王(指蕲王)独慷慨泣涕上章以十数,为太上(指宋高宗)开陈和议不成之状。"
代表作品:《临江仙》、《南乡子》
兀术乃好战之将,他给韩世忠下了战书,约期会战。韩世忠与敌商定日期,在江中会战。金兵因不习水战,韩世忠就操纵仇敌这一缺点,封闭长江,几次交兵大败金兵,还活捉了兀术的半子龙虎大王。兀术不敢再战,率十万兵马退入黄天荡,诡计从这里过江北逃。
韩覆六:讳文吕,字天寿,世忠嫡孙。率家人隐居长兴,著书立论,学者尊其号曰‘文昌先生‘。所著有《四书小说》、《五经集会》、《涧谷文集》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