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将府中搜了一个底朝天,却找不到一封函件或者纸条,李翰看了看铜炉中已经烧成灰烬的函件,叹口气道:“不消再搜了,出兵回营!”
被骗了,周青要跑,门‘砰’的一声被踢开,几名技艺高强的侍卫挥刀杀入,窗外仿佛也被封闭,他毫不游移,一跃而起,将船顶撞了一个大洞,攀上船顶,只见船上呈现了二十几名侍卫,将他包抄。
“他已经被张尧佐拉拢?”赵仲针问道。
李翰点点头,一挥手,“上!”
王确终究没有能顶住蚂蟥钻体的惊骇,将他所晓得的统统都一一交代了,这座宅子是杨铠半个月前才租下的宅子,也是他们在应天府的据点,狡兔三窟,除了这座宅子外,另有城外的一座民房和另一座小院,但民房和小院都被搜索过,没有找到杨铠的踪迹,李翰便率军包抄了这座大宅。
这时,伏在一艘划子上的周青手执一柄的锋利的长剑,目光仇恨地盯着一里外的船队,他想到了无辜惨死的妻儿,渐渐捏紧了剑柄。
‘砰!’门被踢开了,十几名流兵冲了出来,杨铠却捂着肚子渐渐倒在地上,伸直成一团,脸已经变黑,气味越来越微小,张尧佐深为倚靠的谋士终究死在了应天府。
杨铠将最后一封信撕毁,扔进了铜炉中,这时楼梯上传来短促的奔驰声,兵士杀上来了。
但这还是没有走完最后一步,那就是王爵没有变。
只见船舱里扑灭两只蜡烛,将船舱照得透明,一个身穿紫袍的男人正趴着书桌上睡觉,从背影看应当是个少年。
四更时分,船队过了平留镇的税卡,前面数里外就是平留镇了,汴河两岸万籁俱寂,乌黑一片,看不见一点灯光,只要船队有灯光,因为是夜间行船,以是船只走得很慢,逆流而下。
两天后,梁郡王在开封府最东面小镇平留镇上遇刺的动静传到了都城,赵祯为之人大怒,下旨要求开封府和应天府三天内查清此案。
..........
..........
只是杨铠已服毒他杀,并没有找到张尧佐的涉案证据。
十天后,五艘千石客船沿着汴河向东而行,为首船只上插着一面杏黄色三角旗,旗号上有一个‘官’字,这是官船,沿途的哨卡、税关都不能查抄,必须一起放行。
而宗正寺卿是办理皇族的要职,普通都准皇嗣出任,之前是赵仲针的父亲赵宗实就任,现在改封给了赵仲针。
船队越来越近,周青的目光锁定了第二艘船,下午他就找到了目标,肯定第二艘船是赵仲针的坐船。
周青暗叫一声,脖子太弱,没有骨头,再细看,眼睛蓦地瞪大了,竟然是个穿戴紫袍的稻草人,人头用纸画了一张脸,笑容诡异,仿佛在嘲笑他的笨拙。
此是在大宅内院的一座小楼上,杨铠正在铜香炉内燃烧各种文手札件,将和张尧佐有关的统统陈迹都抹去。
周青大喜,他不再游移,一跃而起,用后背撞开窗子,闯进了舱内,他大喝一声,“小贼受死!”
船队已经泊岸,大群侍卫手执火把和长刀在岸边搜索,寻觅刺客朋友。
周青也有缺点,他略略会水,但水性不精,如果从水中上船,他担忧本身没有这个才气,也担忧本身会失手,但躲在船上就不一样了。
“不对!”
五百名流兵扛着梯子冲上大宅,他们架梯子翻过围墙,向大宅深处奔去。
“张尧佐没有出面,在应天府摆设刺杀的,是他的谋士杨铠,王确已经完整交代,李翰正率人抓捕杨铠,不过我估计这件事抓不到张尧佐涉案的确实证据,如果没有确实证据,张尧佐很能够不会被此事影响,但愿殿下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