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安呲着牙一笑,“没平话吗?”
“我感觉我们该雇一驾马车,最起码把阵容造起来,不能让人小瞧了。”歇息的时候,王宁安如是说道。
“快,快给我说两个!”韩蛤蟆冲动地手足无措,忙往怀里伸手掏钱,“我可不白要啊,说个价,我毫不还嘴!”
特别是当王良璟找到了她,奉告老太太,他筹办去沧州找点活计儿,多赚点钱,养家糊口的时候,老太太更加悲伤。
王三巧晓得前夫被冤枉,千方百计救下了蒋兴哥,吴知县晓得二人干系以后,全面伉俪二人,破镜重圆……
《珍珠衫》出自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说的是一个贩子蒋兴哥外出经商两年,老婆王三巧另觅新欢,与陈大郎坠入爱河,别离之际,王三巧送给陈大郎珍珠衫作为记念,后陈大郎巧遇蒋兴哥,拿出了珍珠衫,蒋兴哥肝火冲冲,休了王三巧。
“有啊!”王宁安大笑道:“我不是奉告你了吗,大段子三百六,小段子如牛毛!”
噗!
“说了!”韩蛤蟆眉开眼笑,指了指驴车,笑道:“猜猜,这是咋来的?”
王老太太表情很不好,一家人分崩离析,让她感觉对不起死去的丈夫,也对不起战死的儿子,王家真的式微了,这是老太太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这两段故事放在后代,一点也不希奇,但是放在北宋,绝对是脑洞大大滴!把韩蛤蟆听得都迷了,《黄半仙》那种搞笑的段子,合适在寿诞喜庆的日子讲,而这两段,家长里短,因果报应,恰好对了妇人的咀嚼。如果哪个贵妇请堂会,去说一段,人家欢畅了,没准犒赏比张大财主家还丰富!
“哈哈哈。”王宁安眸子转了转,老爹他们也赶上来了,就笑道:“成了,你送我们一家进沧州,我给你两个段子。”
弄得王宁安吃完饭的时候,非常愁闷,他对天发誓,今后必然要弄一个大大的金库,身无分文的感受太难受了。
面对更加不讲事理的老太太,王良璟一点辙都没有,只能谨慎安慰。
韩蛤蟆俄然又叹口气,“二郎,老夫不瞒你,这《黄半仙》是好,但是说多了也不灵了,你另有段子吗?”
王良璟第一次感遭到头顶的乌云散开了,终究能呼吸到自在的氛围,三十来岁的人了,还真不轻易。但是很快他就感到了一家之主的压力,王良璟急仓促到了老仆人王忠的房中。
而《锁麟囊》呢,这段故事本是京剧名段,说的是一个大族蜜斯薛湘灵出嫁当天,在春秋亭避雨,碰到了贫寒的新娘赵守贞,薛女人怜悯对方,赠送她装满宝贝的锁麟囊作为陪嫁。多少年以后,薛湘灵回家探亲,遭受大水,流落到一家做了奴婢。想不到这一家的女仆人竟然是当年受了她恩德的赵守贞,两人相逢,感慨万千,薛湘灵一家重新团聚,还和赵守贞结成了后代亲家,皆大欢乐。
“还真让二郎猜对了。”韩蛤蟆对劲道:“三河村的张大财主过五十大寿,请来了十几个唱曲,变戏法,平话,唱戏的,阿谁场面啊,大了去了!可儿家张大财主天生不爱笑,谁下台也没用,这不,我老夫下台,说了一段,张大财主笑得前仰后合,这不,他儿子送了老夫一头驴,我一揣摩啊,光有驴没有车如何行,又花了三百文,从张家买了一辆车,说是买,实在是半买半送。”
王良璟坐在大石头上,三口两口吃光了炊饼,然后一伸手,把王宁泽抱起来,塞到了王洛湘的筐里,指着空出来的一个。
王宁安负气快走,把其别人甩在身后,恰好到了一处路口,从另一条路上缓慢跑来一辆驴车,王宁安赶紧躲闪,却听到驴车上有人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