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一见这景象,滚滚泪水夺眶而出,他扫了世人一圈儿道:“弟兄们!同僚们!”又面向太宗双腿跪倒:“陛下!你待老臣恩重如山,老臣没齿不忘。此后老臣一家更要竭尽死力报效大宋朝廷!”
没想到这一马屁没有拍到点子上,倒使七郎的满腔仇恨找到了宣泄之地:“潘仁美!你这个老混蛋!老奸贼!”他跳下乌龙马,一把揪住潘仁美的衣衿:“你说,你为甚么撤出幽州,不降下红旗?”
杨业猛听凶信大惊:“天哪!”一头从顿时栽了下来。
这乌铁头真不愧为“北国七十二懦夫”中的排行第二名,他克服了高君宝、郑印以后,又克服了呼延赞,当他与常胜王石延超接战,斗了数十个回合稳占上风又自鸣对劲时,俄然从空中砸下一只大枪,砸得他刀柄断裂,双膀发麻。他转头一看,大惊失容道:“是你?杨七郎?”
七郎骂道:“你放屁……”
潘仁美抵赖道:“曲解,满是曲解!老夫出城时再三关照军兵:务须降下红旗!想是军兵听错,给当作不须降下红旗了……”
杨业和六郎也跟着三叩首,全军三呼“千万岁!”
乌铁头气极:“不是你,便是我!”挥动着半截儿刀猛砍过来。
众王爷大臣和全军将士纷繁站起。
他真的给杨业单腿跪下来了。
潘龙、潘虎正欲上前挽救,和七郎延嗣一同赶来的六郎延昭持大枪将之逼住:“别动!谁动我就一枪挑了他!”
六郎延昭平端起八宝亮银枪,面向南边双膝跪下:“别看我弟兄八人只剩下一个杨延昭,只要我杨六郎在,决不让胡虏踏进中原。”
太宗、八大王以及众王爷大臣全都跳上马来,呼唤杨业。
杨业和六郎仓猝跪倒叩首:“谢陛下!”
太宗虽遭到叱骂,但念在杨家兄弟的捐躯,也不好见怪。
不错,来人恰是曾让乌铁头吃过大亏的七郎杨延嗣。
数万军兵全数跪下:“老王爷!”
七郎闪身躲过,回马一枪,将乌铁头刺死。
太宗语气深沉地解释:“为了朕的一条性命,令公宗子杨延平惨死在双龙会,次子杨延定和三子杨延安也命丧在金沙岸……”他俄然将腔调进步了八度,宣布道:“朕要追封大郎杨延平为‘忠义王’!追封二郎杨延定为‘忠武王’!追封三郎杨延安为‘忠勇侯’……”
说实话,这个赵光义的驭臣术真是高超到了顶点,几个“追封”,几个“加封”,再上一上凌烟阁,杨业和六郎延昭就被套牢了。不过,这赵光义也不满是虚假,毕竟人家是为了他死的,并且他在之前也未曾对人家有过好脸,现在的犒赏都是至心的,还真没有谦虚冒充……
太宗第三次宣布:“张出皇榜礼聘画师,朕要把杨令公父子九人的肖像画在大内皇城凌烟阁,供人瞻仰,以旌其忠!”
这就是忠义之人的代价观!杨业当然晓得七郎是安然返来了,其他的四郎、五郎、八郎起码目前还没有性命之忧,但延平、延定、延安的壮烈就义已经是不成变动的究竟,这个代价还算小吗?但是,要做忠义人,需求常亏损,保住太宗,就保住了江山社稷,同时也就保住了大宋百姓的安宁糊口,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们的捐躯确切是值得的。
七郎厉声道:“说不出启事,我宰了你!”唰地一声抽出佩剑。
延昭怕太宗愤怒,忙上前扯住七郎:“七弟休要胡说!”
呼延赞也很不解:“陛下,这个时候,你提那画师做甚么?”
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八个儿子,现在只返来一个……可我们毕竟保住了陛下,保住了八王,还杀死了天庆王耶律贤,值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