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皓一边口中冒充恭维,一边打量着这厮,只见这厮身材瘦高,身高比本身只略矮两寸,五官倒也周正,唇红齿白,只是面色多了几分暗淡之色,典范的纵欲过分之相。
高衙内见赵皓客气起来,愈发高调起来:“宗室公子,五服以内某都甚为熟悉,晋康郡王家的至公子与某义结金兰,郓王亦是某府上常客,不知中间是几服的宗室?”
李宏道:“武二郎与鲁师父出门喝酒,在城南与人争论,打起来了!”
赵佶如有所思的揣摩了好久,这才笑道:“好词,好词……侄卿的一片苦心,朕已知之。”
赵皓只得难堪一笑,我去……这倒是难堪了,如此私密的事情跟我谈,倒是真没把老子当外人了。
还真是久仰大名……从小时候看水浒的电视起,都特么久仰了几十年了。
这首“一剪梅”,改自元朝真氏之曲牌解三酲,用第一人称伎俩,自述出身,哭诉遭受,反应了妓女的磨难、哀怨和巴望。
“走,随我去看看!”
在右边的空中上,几名家奴模样的男人,正躺在地上哼哼唧唧的叫喊着,又有十几个家奴簇拥着一个高高瘦瘦的白面公子,朝武松和鲁智深瞋目而视。
那人被赵皓打断话,极度不爽,也不答话,只是冷哼一声。
高太尉的儿子……传说中的高衙内?!
毕竟“天上人间”买卖火爆,小翠香也成为官家的枕边新宠,倚红楼的李嬷嬷天然对赵皓和“天上人间”恨之入骨,李嬷嬷的这类情感又传染到了李师师,然后又从李师师这里被赵佶探知。
问到最后一句,高衙内的语气当中已是满满的轻视和调侃。
那白脸公子已然狂怒了,扬声骂道:“杨批示,朝廷钦犯就在面前,为何迟迟不脱手抓人,你这亲从官批示莫非不想当了?”
远远的见得一群人将整条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有看热烈的百姓,也有身着公服的官差,围了一个大圈。
奴本是、明珠擎掌。怎奈生的,流落平康。人前乔做娇模样,背后谁知,暗泪千行。
赵皓并没有细看那白面公子,徐行走入场内,沉声问道:“你等皇城司,此地主事者何人?”
说完,朝赵佶嫣然一笑,回身便出去了。
赵佶又抬高声音,缓声道:“朕迩来身材非常不适,腰酸背疼,体力不济,不知侄卿可有灵丹灵药解之?”
赵佶已有神丹在手,自是要大展神威,鏖战一番,莫非本身留在此地帮他号令助势不成?
没想到赵皓不但没有半点推拒,词句中还存着对李师师的怜悯和怜悯之心,倒是令他对赵皓又高看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