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宋明月 > 第168章 荐举名将

我的书架

赵皓脸上不动声色,只是淡然一笑道:“实不相瞒,鄙人日中之时,曾于汴河之上,赴老公相之宴,郓王与老公相亲迎鄙人于望月楼前……”

四个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在官员俸禄极其丰富的大宋朝,只点了五菜一酒,可谓算是奇葩了。

一盘圣旨骨酥鱼、一盘肉脯、一碗豆腐羹、一盘煎蛋、一盘清炒小白菜,一坛女儿红。

三人本来一唱一和正要持续说下去,听得赵皓这般一说,不由神采大变。

以后清流党人几近贯穿了全部汗青长河,比较驰名的如明朝之东林党为首的清流派,晚清以李鸿藻为首的前清流派、翁同酥为首的后清流派等。

比起蔡京的高调,金崇岳等人的欢迎便要低调的多。

徐处仁接话道:“不知此次三衙之首,公子意下如何?须知此事,官家之意仿佛全在公子一言,公子不成不慎之啊。”

清流派真正强势崛起,已是金人南下,宋钦宗赵桓即位,太门生陈东上书诛六贼以后,李纲、宗泽等人被推上朝堂,才迎来了清流派的春季。

见得赵皓一点也不见外,三人的神采愈发变得寂然起来,眼神当中充满崇拜之意,毕竟对方的官职虽小,倒是含着金钥匙出世的宗室,又是生于富可敌国的江宁赵府,一贯养尊处优,现在此番算是粗茶淡饭,倒也吃得津津有味,一点没有造作的模样,倒是极其不易。

不然,就算他黄袍加身,也即将面对内哄不止,内乱不息的局面,难以结束。

赵皓也不觉得意,与三人酬酢一番,便落落风雅的坐下,四人各占一方,把酒言欢,固然菜式简朴,那女儿红也不过是五年陈的,却也吃得有滋有味。

赵皓神采一愣,正要答复,边上的徐处仁已经接上话来:“金公差矣,赵大夫在江南之时,便尽散赋税,布施百姓,江南之地,闻赵大夫之名无不称善而敬佩之;现在赵大夫初入汴梁,便当街痛殴高衙内,百姓称快,又捐躯护驾、除恶贼高俅于菜市,当为我辈表率,宗室当中俊彦,岂可怨之?”

三人神采一愣,迷惑的问道:“不知公子欲荐举何人?”

选的是汴梁二流酒楼的一处清幽的阁子。

赵皓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他不叫赵皓赵大夫,而是以公子称之,已是显得极其密切了。

凡被清流党不喜者,必定被清流党人黑出翔来,比方严嵩之流;凡是与清流党中人,即便贪赃枉法,也会被美化成高大全式的人物,比方贪赃枉法更甚于严嵩的徐玠。

赵皓心头终究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聊到鼓起时,吴敏苦笑道:“公子固然奸佞不阿,一心为国,又深得官家书赖,何如独木难支呐……”

世人还是定时到垂拱殿,按序排班,等待官家的到来。

PS:身材有点不适,半夜不了……

蔡京等人,自是已不再希冀赵皓,但是并非完整没有对策而坐以待毙。至于童贯一党,本来就将赵皓列为翅膀之人,又暗中探听得赵皓在望月楼之宴中,涓滴没有给蔡京等人的面子,心中更是放心,早已摩拳擦掌,筹办最后一搏。

赵佶问道:“三衙之首,你可曾想好荐举何人?”

这是因为大多数清流党,都以公忠体国、清正廉洁自居,深得天下士子文人,特别是豪门士子的膜拜,并且又常常以怼天子而闻名天下,以是天下士人,特别是那些自夸有风骨的文人,都会尽皆附之,敬佩之,以其为表率。

赵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整了整官袍,又扶了扶管帽上的长翅,这才寂然答道:“微臣荐举平西夏之名将,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批示使、应道军承宣使种彝叔为三衙禁军之首,还望官家恩准!”

推荐阅读: 镇妖博物馆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与狐仙双修的日子     农门酒香     我的左眼是阴阳眼     张居正     我的忍界有轮回     元芳,你怎么看     化剑长生     狂兵霸婿     假小子     赠我一场空欢喜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