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的群臣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倒是蔡京老儿是洞庭湖的麻雀,见过世面,沉声喝令道:“吹打!”
城门口,殿前司的禁军旗号如云,甲衣如雪,刀枪严明,阵列如山。在禁军的前面正中间,数以百计的皇城司亲从官保护着正中仪仗车马,在最正中的大旗之下,一辆金镶玉饰的銮驾显得格外显眼,大宋道君天子赵佶端坐在銮驾之上,两旁别离鹄立着梁师成和蔡京,再今后则是童贯、杨戬等重臣。
赵皓气运丹田,字字铿锵有力,如同重鼓,一字一句,世人皆清楚可闻。
而对于立下大功的赵皓,赵佶恨不得直接将他晋升为当朝一品,不过毕竟是没有被高兴冲昏脑筋,部下稍稍留了分寸。
而城门以内,自城门甬道而始,两旁百姓夹道相迎,一向排到了城中间。
“赐罪,谁敢赐我侄卿的罪?侄卿乃我赵家之千里驹,大宋之顶梁柱,今番立此大功,朕心实慰……侄卿一起辛苦,且与朕同乘此车,一同入城!”
“大人何出此言?”那女真官员问道。
叩哒哒~
“公子,那是公子,公子在那!”一个丫环模样的小女人仿佛发明新大陆似的,在人群当中喝彩雀跃。
顷刻间,六合之间一片寂静,统统人的视野都集合在前头那少年的身上。
就在赵皓与赵佶登上銮驾的那一刻,鼓乐声冲天而起,画角声连缀不断,城门前的数以万计的百姓和将士纷繁喝彩起来,就连那些女真骑士们仿佛也被传染,跟着一起收回了喝彩声,那排山倒海般的喝彩声充满了全部六合之间。
当那面绣着斗大的“宋”字的大旗呈现在世人的视野当中时,人群里已有百姓喝彩了起来。
御驾亲临,可贵一见,繁华热烈当中又增加了几分庄严之意。
再今后,那一杆黑红色“金”字大旗紧随而来,上百骑头皮刮得趣青,留三撮款项鼠尾的,脖子和肩膀普通粗的女真骑士也跟着停了下来。
最后,他的视野在銮驾旁一个粉雕玉琢的少女脸上稍稍逗留了一下,见得那少女正满脸热切和冲动的望着他,不觉心头一热,朝她微不成察的挤了挤眼睛。
说完大笑,一把拉起赵皓就往銮驾上走去,赵皓无法之下,只得半推半就的被赵佶拉上了銮驾。
那张精美绝伦的小脸顿时绽现出了风趣的笑容,光亮女神蝶的笑,灿烂夺目。
随后又响起一片响彻六合的马嘶声,身后的三百将士也整齐的勒马而立,缓缓的停了下来。
一时之间,公子赵皓的大名,传遍汴梁城大街冷巷,妇孺皆知,而其孤军穿越千里辽地、三百骑破十万辽军、擂台比武完胜女真人等事迹更是被平话人改编成故事,场场叫座。
赵佶神采一肃,冷声道:“侄卿莫非欲抗旨?”
大旗之下,一个身材苗条的少年,手持战戟,腰悬宝剑,跨骑一匹八尺战马,肩膀上立着一只庞大的鹰,率众吼怒而来,疾奔到北门近前,眼看即将奔近官军驱逐的步队,那少年蓦地一勒缰绳。
汴梁北门,热烈不凡。
……
就如许,赵皓与赵佶乘銮驾在前,身后紧跟着一干文武百官,今后则是保护的亲从官和禁军,再今后则是以杨可世为首的一干劳苦功高的使金将士。
赵佶怔怔的望着赵皓,神采凝重,缓缓的站起家来,一步步登下銮驾,走到赵皓面前,一把扶住他的双臂,声音也变得冲动起来。
次日,大朝。
赵皓刹时懵了,呆呆的望着赵佶,只感觉这便宜老叔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嗫嚅道:“微臣极刑,微臣不敢!”
而最震惊的则是郑峰、郑玉兄弟俩,怔怔的望着銮驾上的赵皓,满脸不成思议的神采。或许,他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阿谁曾与他们在江宁城争斗的少年,他们只能望其项背,永不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