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首诗,不但狠狠的打了蔡銎和朱勔两人一耳光,更是打了在场的士子文人一记大耳刮子,打得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没有人能描述那一刀的霸道!
其别人莫要说劈面指责,就算是背后唾骂者,也都被他弄得家破人亡了。
那一刀,如同天外飞仙普通,破空而来。
固然大宋的官差一定好到那里去,但是却没砸摊抢东西罚款的风俗。
离湖畔不远处有一家卖红枣的摊子,红艳艳的红枣显得特别诱人。但是诱人的不但是红枣,更诱人的是卖红枣的老头的女儿。
合座的杭州士子,平时指导江山,激扬笔墨,忧国忧民,嫉恶如仇,将士人的风骨,写在纸上,那是铁骨铮铮,宁死不平。但是当真正的奸佞之臣呈现在世人之前时,却个人哑火,反而文过饰非,尽是一些恭维阿谀、歌功颂德之辈。
恰是出于这类心机,他倒是一心想看赵皓的笑话,谁料赵皓却提笔一挥而就,转眼便已写出一首诗,他却不管如何念不下去了,一张脸顿时涨的如同猪肝色普通。
就在此时,一道刀光蓦地从人群中闪出,一跃冲天,在迅疾的劈了下来。
固然赵皓是宗亲,但是文坛诗词歌赋这些,是非论出身的,越是打压宗亲,越是能显出士人风骨,毕竟赵家的权势在江宁,赵皓也不能将他如何。
在冬至这个大如年的节日,杭州彻夜必定是个不夜城,城内的百姓将欢娱一夜。
赵皓写完,似笑非笑的望着那人,抬高声音耻笑道:“傻了吧,爷敢骂朱勔,你敢么?”
因而合座百余人,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公子出尽风头以后,富丽丽的扬长而去,深藏功与名。
轰~
蔡銎和朱勔两人,固然才疏学浅,但是那四句诗的意义还是懂的,这词本来就是骂赃官的诗词代表之作,并且浅显易懂,便是朱勔身边的保护也看出了端倪。
但是小摊小贩向来都是赚的心血钱,摆摊生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总会有点小插曲。
几个家奴一拥而上,将摊子掀翻在地,把满地的红枣踩得稀巴烂。老头心疼立即冒死来拦,又被众家奴抓住暴揍。
说完,他真的将那幅字高高的挂了起来,悬于会场,供世人旁观赏识。
因而大堂以内世人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赵皓扬长而去,无可何如。
不幸的是,杭州知府蔡銎的马车恰好路过,恰好翻开窗帘,看到了那卖红枣的女子。
但是即使是不过念了两句,已是令大堂以内的世人刹时沉寂下来,鸦雀无声。
那家将明显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当即会心,轻车熟路的带着几个家奴闯了畴昔,对着围住红枣摊子的世人一阵拳打脚踢,打得世人纷繁奔逃。
没有人能描述那一刀的力量!
他的脸部急剧的抽搐了几下,毕竟是强忍了下来。
那名功德的杭州士子念到一半,俄然住嘴,不敢再念下去。
蔡銎盯着那少女的面庞盯了几秒,两眼放出光来,便唤来边上的家将,朝那少女指了指,嗯了一声,便放下了窗帘。
宗亲,毕竟是宗亲,就算是隔了七八房,那也是赵家的血脉,如果只凭一首含沙射影的诗,就脱手把赵皓拿下的话,一旦引发宗室的公愤,他朱勔恐怕吃不了兜着走。
没有人能描述那一刀的速率!
这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扎着两个麻花辫,一张如花的笑靥,外加上那像樱桃一样红扑扑的面庞,令人见之心折。
此人大略是出于为杭州士子出头,打压一下来自江宁的赵皓。
夜已深,靠近子不时分,西湖上那一艘艘画舫上还是灯火透明。
此时,在蔡銎的马车前,只剩下五六名家将。
那家将淫邪的盯着少女的面庞,漫不经心的问:“老丈,红枣多少钱?”